top of page

中國氣候

Updated: 1 hour ago

中國氣候三大類型暨外蒙古氣候分布圖
中國氣候三大類型暨外蒙古氣候分布圖

一、季風氣候區


  1. 範圍:中國東半部(東北─西南走向),海陸分布。

  2. 氣象:夏季除山地、高原外均普遍高溫;冬季受緯度、地形影響,南北溫差大,除東北地區外,多不嚴寒,有利於農業發展。一月月均溫0°C等溫線以秦嶺、淮河為界。東半部山脈阻擋夏季季風,年雨量由東南向西北遞減;年雨量750公釐(750mm)等雨量線以秦嶺-淮河為界。

  3. 整體年雨量:逾500公釐。(> 500mm)

  4. 特徵:區域近海,降雨較充沛,為人口集中精華區。


(一)熱帶季風氣候區


  1. 範圍:北回歸線以南。

  2. 分布:華南大部(臺灣嘉義東石─花蓮大港口以南、澎湖望安與七美2鄉、南、南、海南南、中國南海諸島)。

  3. 最冷月均溫:逾18°C。(> 18°C)

  4. 特徵:夏雨冬乾、乾溼分明。


(二)副熱帶季風氣候區(別稱:亞熱帶季風氣候區)


  1. 範圍:秦嶺、淮河─北回歸線以北。

  2. 分布:華南部分(臺灣嘉義東石─花蓮大港口以北、澎湖馬公等大部、釣魚臺、福建、粵北、桂北、貴州、滇北)、華中大部(南、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南)、華北小部(南、南、南角)。

  3. 最冷月均溫:0°C至18°C。(0°C─18°C)

  4. 特徵:華南型─終年有雨、雨量多,住居多以騎樓為主,五、六月梅雨季;華中型─四季頗分明,長江中下游一帶六、七月盛行梅雨季(鋒面雨)。


(三)溫帶季風氣候區


  1. 範圍:秦嶺、淮河以北。

  2. 分布:華中小部(蘇北、皖北)、華北大部(山東山西河北、豫北、陝中)、塞北小部(內蒙古─熱河)、東北(遼寧遼北安東吉林松江嫩江合江黑龍江東)。

  3. 最冷月均溫:低於0°C。(< 0°C)

  4. 特徵:華北型─四季分明、年溫差明顯,年雨量變率大,水旱災多;東北型─冬溫偏低。



二、乾燥氣候區


  1. 範圍:深居西北內陸。

  2. 氣象:乾燥少雨,年溫差與日溫差均大。

  3. 整體年雨量:500公釐以下。(≤ 500mm)

  4. 特徵:受地形阻隔,未受海洋調節,夏季季風難以到達。因環境乾燥,主要發展畜牧業。


(一)溫帶乾燥氣候區(另稱:溫帶乾旱氣候區、溫帶沙漠氣候區)


  1. 範圍:中國西北部。

  2. 分布:華北(甘肅大部)、塞北(內蒙古─北、)、西部(新疆大部)。

  3. 最冷月均溫:低於0°C。(< 0°C)

  4. 年雨量:低於250公釐。(< 250mm)

  5. 特徵:地表裸露,氣溫日變化非常大,白天地面增溫迅速,可達40℃以上,夜間溫度驟降,到0℃以下。植被與土壤因水分不足的影響下,致使該區域農業發展受限,植物種類和數量稀少,適宜游牧,逐水草而居,有引雪水之「綠洲農業」。該區域生活寫照為「朝穿皮襖屋穿紗,晚抱火爐吃西瓜」。


(二)溫帶半乾燥氣候區(另稱:溫帶半乾旱氣候區、溫帶草原氣候區)


  1. 範圍:內蒙古高原東部及河套平原、西北邊陲。

  2. 分布:華北(陝北、甘東南)、塞北(內蒙古─察南)、西部(新疆北部)。

  3. 最冷月均溫:低於0°C。(< 0°C)

  4. 年雨量:250公釐至500公釐。(250mm─500mm)

  5. 特徵:冬冷夏熱,夏季各月平均溫度在20℃以上;冬季各月平均溫度在零下5℃以下。水草尚足,土壤中的水分僅能供草本植物及耐旱植物生長,適宜放牧。



三、高地氣候區


  1. 範圍:中國西南部,青藏高原。

  2. 分布:西部(新西之阿爾泰山、天山;西藏青海西康)。

  3. 氣象:冬寒夏涼氣溫、氣壓、降水量、植被等隨高度產生垂直變化。日溫差大、年溫差小。

  4. 最熱月均溫:低於20°C。(< 20°C)

  5. 特徵:高山、高原約高於3,000公尺以上(≥ 3,000m),青藏高原海拔4,500公尺(4,500m),一年無四季,山牧季移。



四、大陸性氣候區(補充資料,考試不會考)


  1. 範圍:蒙古高原。

  2. 分布:塞北(外蒙古)。

  3. 氣象:該區域海拔高,氣候乾冷,屬典型的大陸型氣候。如中國西北、內蒙古東部一樣,集沙漠、草原為一體,乃溫帶乾旱半乾旱氣候區(另稱:溫帶乾燥半乾燥氣候區)。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熱而短暫,多數地區僅有一至兩個月,部分地區無夏季,較相同緯度的其它地區顯著偏低,降水集中在夏季。夏季氣候涼爽宜人,是避暑的理想地方。氣溫變化劇烈,冷暖懸殊甚大。北部降水量最大,平均每年200公釐至350公釐(200mm─350mm);南部最少,平均100公釐至200公釐(100mm─200mm)。

  4. 月均溫:最冷零下10℃遞減到零下32℃(由南到北-10℃─-32℃);最熱16℃至27℃(16℃─27℃)。

  5. 特徵:蒙古有「藍天之國」之稱,均一年257天晴朗無雲,常位於高氣壓的。夏季極端變幻莫測,降水、霜期、暴風雪和春季沙塵暴,每年的差異都很大。冬季自然災害多發,造成牲畜大量死亡,稱為「冬災」,又分為「白災」「黑災」等不同種類。雪覆蓋期長,北方150天,南方40至50天。該區域約三分之一的人口倚賴畜牧業為生。



◎ 參考資料

鱷魚把拔─國中地理筆記:中國地理概論

翰林雲端學院─國中地理 - 中國氣候

蒙古台灣教育中心─認識蒙古:氣候概要

Wikipedia contributors. "蒙古國." 維基百科, 自由的百科全書. 維基百科, 自由的百科全書, 24 Oct. 2025. Web. 24 Oct. 2025.‹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2%99%E5%8F%A4%E5%9B%BD&oldid=89649467 ›.

Wikipedia contributors. "冬災." 維基百科, 自由的百科全書. 維基百科, 自由的百科全書, 1 Sep. 2025. Web. 1 Sep. 2025.‹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6%AC%E7%81%BE&oldid=88972471 ›.

Wikipedia contributors. "蒙古國地理." 維基百科, 自由的百科全書. 維基百科, 自由的百科全書, 23 Sep. 2025. Web. 23 Sep. 2025.‹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2%99%E5%8F%A4%E5%9B%BD%E5%9C%B0%E7%90%86&oldid=89252863 ›.

Comments


©2019 by 中華民國志 R.O.C. HISTORY.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