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鞭炮.png
卷軸.jpg

春節

燈籠.jpg
燈籠.jpg
鞭炮.png
春聯.png

春聯範例

福.jpg

福字範例

舞龍舞獅.jpg

舞龍舞獅

  春節,即農曆新年傳統曆法計算之華夏新年。其又稱「新春」、「正旦」、「正月朔日」;口頭上亦稱為「過(新)年」、「度(新)歲」、「慶新春」,是中國人(華人、漢人)四大傳統節日之首(其他三節為清明端午中秋)。

  夏曆(即農曆正月初一本稱「歲首」、「新年」、「元旦,追溯春節之上古來源,分述如下:

  春節源於上古臘祭,距今已有四五千年歷史,用以祭農神兼及百神先祖。每逢臘盡春來,人們就要屠牲祭祀祖宗和上天祈求新一年可以風調雨順、無災無禍、收成興旺部分人認為此活動發生於商朝

  周朝起,新春始有農業慶祝活動。至漢朝,形成正式新春禮儀,並開始有爆竹燒竹子)。漢代起的春節是指「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春】,又名「立春節」或「春節」。魏晉時代,開始有放鞭炮守歲等習俗。

  唐朝時,新春時分一般共放7日假。《假寧令》記載:「元正、冬至,各給假七日。」但也有例外:私塾先生(今教師)、學生的假期長達1個月農民大年初一仍可能需要勞動

 

  唐德宗李括時,曾實行過「單號上朝,雙號休假」的制度。此外,對許多普通百姓而言,沒固定的假日:「春節到了,假日就到了。」

  至五代後蜀政權,始有春聯。後蜀題寫的「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乃中國最早的一副春聯。宋朝冬至主食為「餛飩」(類似今日的餃子)。年夜飯主食為「餺飥」(手擀麵羹)、春盤春盤亦為立春主食

  中華民國成立後,引入格里高利曆西曆新曆Calendarium Gregorianum),定西曆1月1日為新年元旦,為了區別,稱華夏新年為「農曆新年」、「舊曆新年」、「夏曆新年」、「農曆元旦」、「舊曆元旦」、「夏曆元旦」等。

  民國3年(1914)1月23日,北洋政府頒布法令:,定新春(春節)端午節(夏節)中秋節(秋節)冬至(冬節)四節

  民國17年(1928)5月7日,內政部呈國民政府,要求「實行廢除舊曆,普用國曆」。民國19年(1930),國府重申禁止春節的法令,但即遭到了其他黨派社會團體的反對,指責國府摒棄中國傳統文化並引起民間強烈反彈

 

  民國23年(1934),國民政府停止了強制廢除陰曆(即農曆,要求「對於舊曆年關,除公務機關,民間習俗不宜過於干涉」。

  民國43年(1954)1月27日,遷臺後的中華民國政府於自由地區(臺灣地區/臺澎金馬/臺閩地區)發布《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

  該法第4條便明文規定:「下列民俗節日,除春節放假三日外,其餘均放假一日:一、春節。

  近代的中華新年,習俗不外乎恭賀祝福發放紅包交換禮物。服裝上主要是紅色或是其他鮮艷顏色。中國人向來認為「紅色可以辟邪」,且穿著的衣服從頭到腳都是新的,象徵新的開端

  而親族聚集在一起照「全家福」,是重要儀式。相片會在房子的大廳或是房前拍攝,家族裡地位最高的長者會坐在中央。節慶方面,亦有舞龍舞獅的表演。

  飲食方面,年糕取「年年高升」之意;春卷象徵喜氣的到來;湯圓,取「團圓」之意,流行於江淮江浙華南等地方;蘿蔔,是東北黑龍江立春習俗之一,代表「吉祥」、「祥和」之意;年粽,為四川江蘇等地過年用的粽子;火鍋薑母鴨燒酒雞,則是臺灣地方習俗,亦象徵團圓

  中國人的新年,乃除夕守歲過後,新氣象的開始。新春時,闔家團聚手牽著手肩並著肩,迎向新的挑戰、迎來新的盼望。華人吃苦耐勞刻苦犯難的精神,亦隨著春節,帶來新的成功

※注:本站網址取用英文堅持用Chinese New Year而非Lunar New Year,主因是Lunar乃基於伊斯蘭曆去運算,伊斯蘭地區與大中華地區地理氣候本身就有顯著的差異,且華夏農曆實為陰陽合曆,直接用Lunar未免不妥,故以Chinese方為精準。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