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端午節(農曆五‧五)

Updated: Dec 31, 2023



【節日小知識】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划龍舟?|小行星樂樂TV


  端午節,中國人(華人、漢人)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其他三節為春節清明中秋)。日期為每年的農曆5月5日,據說是夏季送離「五瘟神」、驅除瘟疫的節日。


  端午之「」字即「開端」,有「初始」之意,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月,因此「端五」就漸漸演變成現今的「端午」。


  《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仲夏登高,順陽在上,故亦別稱「端陽節」、「端日節」。


  也因五月五日,又稱「重午」、「重五」。民間也俗稱「三五月節」、「五日節」、「午日節」。另有「夏節」、「天中節」、「午日」等名稱。也根據習俗稱為「菖蒲節」、「艾節」、「粽子節」。


  根據「二十八星宿」的運行軌跡和位置,按東、南、西、北四方各分為七宿,即為「四象」:東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象,即「蒼龍七宿」。


  其七宿出沒周期與一年四時周期相一致,春季於東方抬頭,夏季於南方騰升,秋季於西方退落,冬季隱沒於北方地平線下。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高懸於正南中天,處「正中」之位,比喻事物處於最鼎盛狀態,乃大吉大利之天象。

蒼龍七宿(圖源:星座探奇‧東方星宿傳說‧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蒼龍七宿(圖源:星座探奇‧東方星宿傳說‧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而農曆五月在古時被視為「惡日」,因仲夏瘟疫流行而得名,同時也是祭龍的節日,故形成端午驅瘟避疫的習俗。


  有關「端午」的來源,今被視為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與吳國忠臣伍子胥的節日,但不少習俗其實在之前即已流傳,湖北學者聞ㄧ多先生亦認為這本來就是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


  有關屈原與伍子胥之淵源論說,分述如下:


1. 紀念屈原說:最早的文字記載是南朝梁吳均(469─520)的《續齊諧記》,書中記載屈原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自盡,楚人哀悼,就以竹筒貯米投進水中祭屈原。唐代的《襄陽風俗記》也指以五色絲包粽子是為了避免祭屈原的食物被龍吃掉,但《史記》中並無明確記載屈原忌日。


2. 紀念伍子胥說:與吳均同時期的宗懍所著之《荊楚歲時記》第卅節卻記載東吳地區的端午競渡,是為了迎接已被當時人們視為河神的伍子胥。而《蘇州府志.增補》也指端午的粽子是為了供奉伍子胥,而非屈原。


  若從時間和史籍上考證,則首推「紀念伍子胥說」,最直接的記載是東漢曹娥碑上記載的當地鄉民五月紀念伍子胥的活動:「漢安二年(143)五月,時迎伍君,逆濤而上……


  還有據《吳越春秋‧夫差內傳》中所記述,伍子胥是被夫差賜屬鏤之劍自殺後,用鴟夷之器(一種革製酒器)裹了軀體投入江中,這與粽子的形象特別符合


崇光女中《1下5 3端午節的故事》

  漢代端午節以保健、避疫為主,崔寔在《四民月令》中記載:「是月(五月)五日可作酢;合止利黃連丸、霍亂丸;採葸耳,取蟾諸,以合創藥,及東行螻蛄。


  應劭在《風俗通》寫道:「五月五,日以五彩絲係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命辟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到了晉代,除了採艾草懸掛門上避疫之外,還有如「踏百草」、「鬥百草」等積極祈禳的習俗,而「划龍舟競渡」的最早紀錄也在這個朝代。


  以「除三害」聞名的周處撰寫《風土記》記載:「採艾懸戶上,踏百草、競渡(划龍舟的前身)宗懍《荊楚歲時記》描述:「五月五日,四民並蹋百草,又有鬭百草之戲。


  南北朝時「採艾」的習俗有所發展:荊楚一帶採艾要在天明雞叫之前出發,挑選最似「人形」的艾草帶回去掛在門上或用作艾灸,人們相信這種艾草別具療效


  其他地方還有將艾草扎或剪成「虎形」,再粘貼艾葉於其上,在端午節時配戴,並有採菖蒲來泡酒的習俗。


清‧金廷標《兒童鬥草圖軸》(收錄於大陸北京故宮)

端午節常用的艾草

  端午節到了隋唐時代,已變成重要的節慶。互相贈送日常衣飾用品已成為當時的習俗,如王溥《唐會要》卷卅五提到:


  「貞觀十八年(644),五月五日,太宗為飛白書,作篤鳳蝶龍等字,筆勢協絕。謂司徒長孫無忌、吏部尚書楊師道曰:『五日舊俗,必用服翫相賀。朕今各賜君飛曰扇二枚。庶動清風。以增美德。』」


  隋唐宮廷也沿襲漢代制度,皇帝多在端午日賞賜臣下。如馬縞《中華古今注》紀錄:「漢中興,每以端午,賜百僚烏犀腰帶。魏武帝(曹操)賜宮人金隱起師子銙腰帶,以助將軍之勇也。高祖貞觀中,端午賜文官黑玳瑁腰帶、武官黑銀腰帶,示色不改更故也。」


  此外,《中華古今注》也記到:「隋煬帝,宮人插鈿頭釵子,常以端午日,賜百僚玳瑁釵冠。


  唐玄宗的時候,宮中和長安城內還流行「射粉團之戲」,把粉糰放在金盤中,以小角為弓,架箭射盤中粉團,射中就拿來吃


  民間又流行掛「五時圖」,又稱「五毒符」,是繪上蛇、蠍、蟾蜍、蜥蜴、蜈蚣等圖的紙,用以防止毒蟲作怪


  端午傳到宋代時,宮中繼承舊制賜物,且發展成按官階品秩賞賜節禮,后妃、近侍、大臣等皆獲賜不同的服翫。


  周密的《武林舊事·端午》記載:「又分賜后妃諸閤大璫近侍翠葉、五色葵榴、金絲翠扇、真珠百索、釵符、經筒、香囊、軟香龍涎佩帶,及紫練、白葛、紅蕉之類。大臣貴邸,均被細葛、香羅、蒲絲、艾朵、彩團、巧粽之賜……」


  宋朝民間也出現比前代更精緻的端午節物,《武林舊事·端午》紀錄:「而外邸節物,大率效尤焉。巧粽之品不一,至結為樓臺舫輅。又以青羅作赤口白舌帖子,與艾人並懸門楣,以為禳禬。道宮法院,多送佩帶符篆。而市人門首,各設大盆,雜植艾蒲葵花,上掛五色紙錢,排飣果粽。雖貧者亦然。」


  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卷八也寫道:


  「端午節物,百索、艾花、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香糖果子、粽子,白團。紫蘇、菖蒲、木瓜、並皆茸切,以香藥相和,用梅紅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賣桃、柳、葵花、蒲葉、佛道艾。次日家家鋪陳於門首,與五色水團、茶酒供養。又釘艾人於門上,士庶遞相宴賞。」


  宋時也有不少人乘畫舫遊湖消暑,並將這天視為馬的本命日,馬廄會以五彩為馬裝飾鬃尾和馬具。《武林舊事·端午》形容:


  「湖中是日游舫亦盛,蓋迤邐炎暑,宴遊漸稀故也。俗以是日為馬本命,凡御廄邸第上乘,悉用五彩為鬃尾之飾,奇韉寶轡,充滿道途,亦可觀玩也。」


  時人在該節日除配戴香囊外,還有驅邪的「搐錢」和吸汗的「蚌粉鈴」。《歲時雜記》記載:


  「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線貫之,搐使如花形。或帶或釘門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謂之搐錢。


  「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

端午扇

清‧徐揚《射粉團》(收錄於大陸北京故宮)

端午配戴的香囊(圖源:視覺中國)

  明朝時,端午划龍舟的習俗已在各地盛行,各地也發展出不同的龍舟形制以及划龍舟的方式。如張岱的《陶庵夢憶》記載明代瓜州(今江蘇揚州瓜洲鎮,長江古渡口)的「金山競渡」盛況:


  「瓜州龍船一二十隻,刻畫龍頭尾,取其怒;傍坐二十人持大楫,取其悍;中用彩蓬,前後旌幢繡傘,取其絢;撞鉦撾鼓,取其節;艄後列軍器一器,取其鍔;龍頭上一人足倒豎,敁其上,取其危;龍尾掛一小兒,取其險。自五月初一至十五日,日畫地而出,五日出金山,鎮江亦出。驚湍跳沫,群龍格鬥,偶墮洄渦,則百捷捽,蟠委出之。金山上人團簇,隔江望之,蟻附蜂屯,蠢蠢欲動。晚則萬艓齊開,兩岸汨汨然而沸。」


  楊嗣昌的《武陵競渡略》記載了沅湘一帶(今湖南)為禳災而設的競渡習俗。競渡前除祭祀外,還要由巫師作法來祈求勝利:


  「競渡事本招屈,實始沅湘之間。今洞庭以北,武陵為沅,以南長沙為湘也。故划船之盛甲海內,蓋猶有周楚之遺焉。宜諸路仿效之者不能及也。舊制:四月八日揭篷打船,五月一日新船下水,五月十日、十五日划船賭賽,十八日『送標』迄,便拖船上岸。今則興廢早晚,不可一律:有五月十七、八打船,廿七、八『送標』者,或官府先禁後弛、民情先鼓後罷也。俗語好事失時者云: 『打得船來,過了端午。』至今不足為誚矣。

端午龍舟圖片(圖源:六圖網;編號:1018341)

111.06.03 睽違兩年!新竹縣龍舟賽登場 採高規格防疫@東森新聞 CH51


  划過龍舟後,人們會舀取龍舟中的水,加入百草用來洗澡以辟惡


  杭州西湖的划龍舟是競賽龍舟圍著表演的大龍舟打轉,大龍舟上層有小孩扮演古人、神仙,下層敲鑼打鼓,之後大龍舟會拋下錢、鴨等物,小龍舟上的水手便下水爭搶


  此外,明代的太醫還把端午取蟾酥的民間偏方帶進宮廷。


  清末民初之際,端午節乃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民國31年(1941)5月30日,四川文學家郭沫若先生(民國67年逝世於大陸北京)、北京小說家老舍先生(本名舒慶春,民國55年死於文革)等人提出以端午節作為「詩人節」,並舉辦第一屆詩人節,紀念屈原和提倡其愛國精神


  民國43年(1954)1月27日,遷臺後的中華民國政府於自由地區(臺灣地區/臺澎金馬/臺閩地區)發布《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


  該法第4條第3款明文規定端午節為國定假日:「下列民俗節日,除春節放假三日外,其餘均放假一日……三、端午節。」


  自民國104年(2015)起,端午節若遇週六則於前一個上班日補假,若遇週日則於次一個上班日補假。若與週休假日僅相隔一工作日(週ㄧ、週五)者,則該工作日調為假日,並擇另一星期六補班補課

提倡「詩人節」的郭沫若

提倡「詩人節」的老舍

  端午節的習俗最廣為人知的是划龍舟,其他還有掛艾草(或掛菖蒲)、佩香囊、著夏衣、配端午扇、喝雄黃酒、包粽子、立蛋(或立錢幣)、角力、鬥石等。


  其中立蛋或錢幣的習俗,在大陸南方部分地區與臺灣相當盛行,每到該日正午,民眾會爭相把蛋或錢幣直立於地板,據說端午陽氣最重,可使雞蛋直立,只要能立者,代表吸取了天地的陽氣,會得到一年的好運


  角力則是源於隋朝,《吳郡志》紀錄:「俗以五月五日為鬥力之戲,各料強弱相敵,事類講武。」最初是把人民健身、榮譽競爭、社群休閒娛樂結合國家練兵的做法。


  現代此俗仍見於廣東下番禺諸鄉。部份如江漢地區、遼寧馬鞍山地區、福建漳州、泉州一帶、臺灣等地則演變為「石戰」,又稱「鬥石」、「擲石戲」,互相擲石而戲,有著模擬陰陽相爭、祛疾避疫的深刻民俗意涵。

掛艾草

雄黃酒

立蛋

108.06.09 中國時報《消失百年 佳冬重現端午石戰》所示屏東「鬥石」照片(攝影/林和生)

  「粽子」可說是端午節的代表食品,其他還有「」相關食品:如江浙及安徽黃山一帶有吃「五黃」(黃瓜、黃鱔、黃魚、鹹鴨蛋黃、雄黃酒)保健養生的習俗。


  江南部份地區又有吃「五紅」的習俗,如江蘇高港的紅燒黃魚、紅燒豬肉、莧菜、鹹鴨蛋、河蝦,南京則是烤鴨、莧菜、紅油鴨蛋、龍蝦、黃鱔


  而以蘇州為代表的江南水鄉則於端午吃「五白」,即白切肉、白斬雞、白豆腐、白蒜頭、茭白。廣東、香港等地區有吃五豆粥(或稱五色豆粥)的習俗,傳說可以辟邪


  江西有早餐吃「五子」的習俗,即粽子、包子、雞子(雞蛋)、菓子(藠頭)、蒜子,具有「五子登科」之寓意。

端午節的代表性食物「粽」

臺閩地區端午常吃的食物「煎䭔」
河北人端午吃「黑桑葚」
端午節吃「五毒餑餑」(五毒餅)

  各區均有本土特有之特色端午食品,例如福建南安、晉江、臺灣臺南有「吃煎䭔」的習俗,有ㄧ說是把鄭成功的忌日與端午節合併傳習而成之俗。


  也有一說是因為閩南一帶在端午節之前為梅雨季節陰雨連綿不止,民間說天空穿了洞,要讓女媧來「補天」,煎䭔就是一種「補天」的象徵物,在端午節吃了「煎堆」後雨便止了。


  臺灣又有吃桃、茄、豆,寓意健康長壽。福建有吃時令的楊梅、桃、李、枇杷,並用來祭祖


  河北、北京人相信端午吃黑桑葚可以避免吃到蒼蠅,又有吃五毒餑餑(五毒餅)之俗。廣西人端午節會吃肉膾、糯米、苦瓜,故當地又把端午節稱為「苦瓜節」。


  浙北端午節還吃「天師印豆腐」,豆腐上印上鍾馗像。江蘇端午午宴有吃「十三紅」的習俗,即十三種紅色的酒菜,包括四果(櫻桃、紅蘿蔔、紅枇杷、紅黃瓜)、四碟(鹽水大蝦、火腿片、肴蹄、紅黃鹹蛋)、四菜(紅燒黃魚、紅燒獅子頭、紅燒鵝、紅湯下瓢兒粉)和雄黃酒

山西人端午節吃「餾米」

甘肅民勤縣端午吃「麵扇子」

合肥地區的「箭杆黃鱔馬蹄鱉」

安徽懷寧的「端午粑」

  廣東、港澳等地區會在吃粽子時配布渣葉茶以消滯。大江南地區端午節食品常包括鹹鴨蛋。在部分晉語地區盛行吃餾米,餾米即黃米)蒸製的米飯。


  部份地區會吃綠豆餅,江西南昌人會吃茶葉蛋;陝西人端午節則必食哨子麵,河南、浙江等地的農村端午節以大蒜和雞蛋一起煮做成早餐;浙江溫州端午節有一種薄如絹帛的半透明餅(與潤餅相似),用綠豆芽、韭菜、肉絲、蛋絲、香菇等作餡,捲成圓筒狀來吃。


  甘肅民勤縣的端午節蒸一種製成扇子狀的麵食「麵扇子」,據說源於贈扇習俗。在合肥地區端午要吃鱔鱉,叫 「箭杆黃鱔馬蹄鱉」。


  安徽懷寧一帶要吃用精麵粉和酒釀,放青桐葉或荷葉上,經過發酵後蒸熟的甜美清香之「端午粑」。和縣一帶把端午節午飯要喝麥酒,吃鰣魚、干鵝等,稱為「賞午」。


  端午節,五月初五,正中鼎盛,有如日中天之喜,亦有避邪去病之望,吃著美味的粽子與各種美食,欣賞氣勢磅礡的龍舟競渡,滿心期待地迎接蒸蒸日上的未來




  

41 views0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