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處除三害」的故事,筆者最早聽到時,是民國80年代的小學時期,那時懵懵懂懂,也沒注意背景是哪個朝代,還因為第三害「蛟龍」的緣故,更認定是一則神話故事。
長大後無聊一查......周處確有其人?而且此事發生在著名的「三國時代」?當下令人有些震驚──令人感到好玩的是:「這或許不是個神話故事喔?」
周處何人?吳郡陽羨(今江蘇宜興)人,是吳國武將周魴之子,所以是孫吳人士。
而他老爸最有名的戰績,正是吳王黃武7年(228)曾以七事詐降曹魏,於「石亭之戰」大敗魏國大司馬曹休,那時正值「蜀漢諸葛亮第二次北伐」的前夕。
《三國志‧周魴傳》也有提到周處:「亦有文武材幹,天紀中為東觀令、無難督。」
爾後三國歸晉,周處順勢在晉朝出仕,裴松之還引用虞預《晉書》曰:
「處入晉,為御史中丞,多所彈糾,不避彊禦。齊萬年反,以處為建威將軍,西征,衆寡不敵,處臨陣慷慨,奮不顧身,遂死於戰場,追贈平西將軍。」
晚年的周處正直高潔,遷任御史中丞,糾劾對象不避權貴,最後更在平定異族的戰場上陣亡,可謂壯烈!已非昔日的鄉里惡霸。
而「周處除三害」最初記載於魏晉南北朝盛行的筆記小說《世說新語》之中,算是稗官野史。但在唐朝名相房玄齡等人修編《晉書》時,卻把此事列入其中?原文如下:
周處,字子隱,義興陽羨人也。父魴,吳鄱陽太守。處少孤,未弱冠,膂力絕人,好馳騁田獵,不修細行,縱情肆欲,州曲患之。
處自知為人所惡,乃慨然有改勵之志,謂父老曰:「今時和歲豐,何苦而不樂耶?」
父老歎曰:「三害未除,何樂之有!」
處曰:「何謂也?」
(父老)答曰:「南山白額猛獸,長橋下蛟,並子為三矣。」
處曰:「若此為患,吾能除之。」
父老曰:「子若除之,則一郡之大慶,非徒去害而已。」
處乃入山射殺猛獸,因投水搏蛟,蛟或沈或浮,行數十裏,而處與之俱,經三日三夜,人謂死,皆相慶賀。
處果殺蛟而反,聞鄉里相慶,始知人患己之甚,乃入吳尋二陸(陸機、陸雲)。
時機不在,見雲,具以情告,曰:「欲自修而年已蹉跎,恐將無及。」
雲曰:「古人貴朝聞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憂名之不彰!」
處遂勵志好學,有文思,志存義烈,言必忠信克己。
「周處除三害」的漫畫示意圖
《晉書》既為正史,房玄齡又是位正經之人,何以能將此事列入正史之中?敝人猜想應有一定的道理!我們且來看看:第一害「白額猛獸」,可想而知定是山中猛虎!
而古代「勇士打死老虎」之聞屢出不鮮,周處又是「射殺」,算是在合理範圍之內,相信此事無偽也。
之所以造就後人「神話印象」,最主要還是第二害「長橋下蛟」──大多華人一聽「蛟」字,就會聯想到中國神獸「龍」。
而現代國文課本再描述這故事時,以圖畫並茂,都會把圖中的「蛟」畫成神話裡「麟身鹿角」之飛龍形象。這也許是為引起孩子們讀書的興致而採取的手法吧?但也因此加深其神話色彩。
動畫《三字經》第一單元 周處除三害
不過仔細一想:「古人常會把未知或少見的生物,以神話動物稱之。」拿後來明朝「鄭和下西洋」為例,航行到東非時,首度見到長頸鹿,便以「麒麟」來稱呼。
同樣的道理,或許當時長橋下的生物,是世人所罕見的「巨型長身之動物」,大為懼怕,就誤以神話中的「蛟龍」稱之,在現代眼光來看還挺正常的。
那「長橋下蛟」又是何物呢?若「周處除三害」是史實,那筆者想到會有兩種可能,分述如下:
第一種是巨蟒,若以現今最長30公尺「龍頭巨蟒」的紀錄來假設,是足以讓周處這副血肉之軀「三日三夜」陷入苦戰的狠角色!
但蛇在當時中國來說,應是不陌生的生物?就算再怎麼巨大,當時周處在搏鬥時,橋上圍觀的民眾應當能認出蛇的形狀,那《世說新語》記載就不會是「蛟」了!
當然,也可能是激鬥過猛、江滔洶湧,也可能當時天候昏暗,使人們看不清「蛟」的面貌,結果「誤蛇為龍」吧?
民國101年,現身於馬來西亞的「龍頭巨蟒」,也是世上最長的蛇
至於第二種,應是可能性較高的鱷魚,相較於蟒蛇,鱷魚在當時中國少見的生物──中國歷史最早認定「鱷」之學名,應是北宋(不過有網友指出唐朝已有「祭鱷魚文」)。
例如:宋代詩人陸游的《甯德縣重修城隍廟》就提到:「濤瀾洶湧,蛟鱷出沒。」還有北宋詞人毛滂《八節長歡‧送孫守公素》也道:「濤波何處試蛟鱷,到白頭猶守溪山。」
回到三國,「鱷」之名詞看來尚未成立?而以近代生物學來說,「灣鱷」(Crocodylus porosus,又名河口鱷、鹹水鱷、食人鱷、入江鱷)為目前鱷魚品種最大的一隻。
灣鱷長身最大高可達8公尺,最大超過1000公斤以上,體型大概人類的8-10倍左右,以當時人們來說足以成為「巨大威脅」。
而鱷魚是水陸兩棲類生物,身上又佈有稜角麟片,厚度比蛇強,比蛇更有容易被誤為「水中蛟龍」。所以,周處面對此等對手,想必也是一番苦戰吧?能從此生物下活命,也是萬幸!
「周處除三害」或許是事實?也或許是為歌頌周處而誇大杜撰的?無論如何,周處力戰猛虎、水蛟的事蹟,已然強化他「猛將」之神勇形象。
世界上最大的鱷魚:灣鱷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