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匾額

中華民國第七代總統

​張作霖

張作霖
民國十六年張作霖大元帥背龍鳳紀念銀質試鑄樣幣

張作霖大元帥背龍鳳紀念銀質試鑄樣幣

◎ 任次:中華民國安國陸海軍大元帥(行使大總統權)北洋政府末代掌權者
 

◎ 政黨:無

 

◎ 省籍:奉天(今遼寧)/直隸(今河北,祖籍)

◎ 軍系:北洋奉系(1916 - 1937)
 

◎ 任期:1927年(民國十六年)6月18日-1928年(民國十七年)6月3日

 

◎ 選舉紀錄:

1916年10月30日,副總統補選第一次,出席741人,選票734張:以1票敗選

1923年10月25日,第三任大總統選舉593名議員投票:以1票敗選

◎ 政績:

 

1.  他重視傳統文化教育,尊敬孔儒。他同時亦重視現代化教育,當然主要是為軍事服務的,但客觀上也起到了培養人材的作用。1922年(民國十一年)籌建東北大學;1923年(民國十二年)4月,東北大學成立。這所大學在當時師資水平較高,像章士釗、黃侃等著名學者曾教書於此,東北大學為當時中國規模最大,經費最多的大學,其每年經費相當於排名第二的北京大學的3倍多


2. 他統治東北時,曾發展工業擴充軍備,建立中國當時唯一「海軍」、「陸軍」、「空軍」具全的武力。大量引入山東漢人進入東北,這一移民戰略大大充實東北邊疆,改變了東三省的人口、民族、文化格局,成為日後日本侵略此地時一大障礙

 

3. 張作霖還在東北時,放膽使用文武官員。譬如1922年任用財政專家王永江,出任奉天代理省長兼財政廳長,王提出一系列實業政策:「於山地振興礦業,水邊振興漁業,於平原振興農業,沙漠振興畜牧業。」並展開了一系列現代化政策,包括貨幣改革、紡織製造業、公路和鐵路建設、電報和電話服務、移民計劃和新興商業,帶來了經濟的大幅增長。

4. 奉天的各種建設,短短數年間飛躍進步,淩駕關內各省之上。隨着經濟的發展,財政收入也隨之增加。至1926年(民國十五年),稅收合計6,153萬元

5. 張作霖任命的奉天代理省長王永江鼓勵華北移民到東北,給予土地產權、賦稅優惠,直到1927年,每年有20─40萬移民來東北隨着人力、資金大量湧入,東北在中國經濟中佔據重要地位

6. 由於兵工廠的建立,東北軍成爲當時中國唯一一支擁有自主生産火砲和彈藥的軍隊。由於火砲生產的自主,使得東北軍砲兵的火砲數量多,火力猛,砲彈充足,成爲東北軍相較於其他軍閥的優勢兵科。

 

7. 張作霖成立了「東北交通委員會」,抑制日本進行殖民擴張的工具「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簡稱「南鐵」),捍衛國家主權起了很大的作用

1926年4月20日-1927年6月18日這段期間,臨時執政段祺瑞下臺後,北洋政府由國務院(今行政院)攝行。1926年11月29日,張作霖被15省區推舉為安國軍總司令,12月1日於天津就任。1927年6月16日,國務院正式交棒給張作霖,張作霖在北京建立安國軍政府,就任陸海軍大元帥。張作霖後於1928年6月4日在皇姑屯被日本關東軍預埋的炸彈所傷,傷重不治,隨後北洋政府垮臺,國民政府接手,「大總統」之名正式走入歷史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