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卷軸.jpg

中華民國

今日的國中國

中華民國的國中國-2.jpg

近年海外華僑為中華民國的聲援

中華民國才是中國.jpg

美國之音中文網112.10.21《縱深視角》
專訪辛灝年:論中華人民共和國合法性

  民國6年(1917),俄國「十月革命」成功後,共產主義思想傳入中國。民國8年(1919),在「五四運動」的時候,中國無政府主義共產主義等激進意識形態開始與社會運動結合。

 

  民國9年(1920)4月, 俄共遠東局派遣一名中文名為吳廷康的俄裔猶太人作為代表前往觀察中國狀況,計畫在上海建立第三國際東亞書記處,並且在中國組建共產黨。支持列寧主義的中國知識分子李大釗陳獨秀與其接觸、商討,醞釀組黨

 

  民國10年(1921)7月23日,李大釗、陳獨秀等人正式成立中國共產黨(簡稱「中共」)。中共初期接受蘇聯「共產國際第三國際指導援助,並與中國國民黨合作第一次國共合作,後來破裂而發生紛爭。

 

  民國20年(1931)東北三省爆發「九‧一八事變」,那時也正值「第一次國共內戰」期間,國民政府對中國共產黨進行圍剿。11月7日,共產黨於江西瑞金宣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之疆域並不固定,在內戰期間在江西、福建、廣東、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四川、西康、甘肅、寧夏、陝西、海南等地各佔有部分土地及基地

  民國22年(1933)10月17日,國民政府開始「第五次剿共戰爭」,動員近百萬國軍掃蕩各共產黨控制的農村根據地,並以50萬兵力進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大本營「中央蘇區」(主要位於江西省南部福建省西部

 

  共軍屢敗屢退,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被迫於民國23年(1934)10月撤離「江西中央蘇區」,民國24年(1935)10月抵達「陝甘蘇區」,首都由江西瑞金一路遷至陝西延安。至此,中共幾乎奄奄一息。

  民國25年(1936)12月12日,時任「西北剿匪總司令部」副總司令的東北軍將領張學良於西安發動「兵諫」,扣押「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先生,迫使國民政府停止剿共,讓中共得以喘息

 

  民國26年(1937)9月6日,根據國共兩黨協議,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在延安改制為「中華民國陝甘寧邊區政府」,成為隸屬於國民政府行政院直轄行政區域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政府

  民國34年(1945),日本投降,「蒙古自治邦」隨之瓦解。原為自治邦的最高法院院長補英達賴在家鄉蘇尼特右旗召開「內蒙古盟旗人民代表大會」,9月9日成立「內蒙古人民共和國」臨時政府,任主席。

 

  中共內蒙古工委書記烏蘭夫協調內蒙古各派政治勢力。通過他的努力,同年11月,該政府遷往張家口,此後解散,「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成立。補英達賴則遭到「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會」通緝,在逃跑回鄉的路上被不明身份的武裝人員殺害。

  民國35年(1946)1月19日,原為滿州國興安總省省長的博彥滿都,同蒙古族上層人物在興安盟王爺廟成立「東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博彥滿都任主席。

 

  之後,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派出了以聯合會秘書長劉春為團長的東蒙古工作團,到王爺廟同東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協商內蒙古統一自治事宜。同年5月26日,為了全內蒙古自治運動的統一,東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宣布解散。

  民國36年(1947)4月23日,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在王爺廟召開會議,討論有關自治政府的成立事宜。5月1日,「內蒙古自治政府」正式成立。此時正進行著「第二次國共內戰」。

  民國38年(1949)國民政府戰況失利,節節敗退。10月1日,中共已佔據北平,改回「北京」,中共領導人毛澤東宣布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下及其他專欄皆稱「中共政權」)。

 

  同年12月2日,內蒙古自治政府正式改稱「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並將自治區黨政機關遷往張家口,直接受中共政權管轄。12月7日,退至四川成都的中華民國政府遷往臺灣臺北

 

  民國41年(1952)中國大陸全面被共軍攻占。民國44年(1955)浙江最後一江山島大陳島也遭共軍佔領。

 

  從此,中華民國的大陸地區被中共政權佔據至今,中華民國編制東北之安東遼北松江合江嫩江興安,西部之西康,以及塞北之熱河察哈爾綏遠,之後均被中共政權裁撤

3850.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