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卷軸.jpg

大陸外交簡史

圖4-麥克馬洪線@1200x1200.jpg
麥克馬洪線:中印邊界爭議
畫家梁玉龍1976年創作的一幅慶祝五四運動的油畫作品。 LANDSBERGER
畫家梁玉龍民國65年所創作慶祝五四運動的油畫作品 LANDSBERGER COLLECTION, VIA CHINESEPOSTERS.NET
《國民政府對日本宣戰布告》、《國民政府對德意志、義大利宣戰布告》,《國民政府公報
《國民政府對日本宣戰布告》、《國民政府對德意志、義大利宣戰布告》,《國民政府公報〈渝字第肆佰貳拾壹號第一頁〉》,民國30年12月10日週三,重慶市。
開羅宣言.jpg
民國32年1943年11月25日,「開羅會議」之合照,由左至右依序為我國軍事委員會的委員長蔣中正先生、美國總統羅斯福先生、英國首相邱吉爾先生、我國的蔣宋美齡夫人

  中華民國建國後,大致繼承了清朝的法理地位

 

  但由於民初地方割據,軍閥各自為政,難有一個統一的政府來積極發展外交關係,故此時期外交上鮮有建樹。

 

  北洋政府袁世凱時代,產生了「中印邊界爭議」及「善後大借款」等重大的外交事件:

 

  民國2年(1913)10月,我國中央政府的代表,與西藏、英國在印度西姆拉舉行三方會談

 

  袁世凱政府堅持「西藏是中華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的立場是「要求承認和保證其完全完整的獨立地位」,英國則以「劃分外藏和內藏」的方案進行調和,並據此達成了一個三方協議草案,並劃出地圖

 

  而草案地圖中並未畫出西藏與英屬印度的邊界,這些標繪在英國外交官亨利‧麥克馬洪爵士Sir Henry McMahon)提供的地圖上界線,籠統地被稱為「麥克馬洪線」(McMahon Line),使中印邊境問題至今一直懸而未決

  至於「善後大借款」,則是北洋政府向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日本等五國銀行團的一次大借款,款項高達2,500萬鎊,年息5厘,分47年償清,以濟國庫空虛之眉急。

 

  善後大借款當時未經國會同意鹽稅、海關稅抵押並將鹽務交由外人辦理,引發爭議,被認為是喪權辱國之行為。

  民國3年(1914)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我國最初中立,後於民國6年(1917),北洋政府發布時任代理總統馮國璋《大總統布告》:加入【協約國陣營】的行列正式對德國、奧地利等【同盟國陣營】宣戰

 

  民國7年(1918),德國投降同盟國陣營戰敗。然而我國作為戰勝國之一,在巴黎和會上卻不能保護國家利益

 

  我國當時要求索回德國強占的山東半島主權,但英國、法國、義大利等協約國卻將德國的利益轉送給日本,引發國內「五四運動」。我國代表拒簽和約,以示抗議

  民國8年(1919),當時中國東北邊的朝鮮半島韓國)被日本所據,流亡至我國上海的韓國志士於同年4月13日成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在我國扶助下求生存。

  民國17年(1928),南京國民政府剛成立不久,國民革命軍的賀耀組部隊在北伐途中,在山東各地擊敗北洋政府的張宗昌部隊,同年4月末攻入濟南

 

  此時,賀耀組軍同當地日軍發生衝突,日軍蠻橫,導致5月8日談判破裂,國民政府的談判代表被殺,該糾紛史稱「五‧八濟南事件」。

  同年6月,時任外交部長的王正廷,發動了一場以修訂不平等條約為中心的「革命外交」,包括力爭【恢復關稅自主權】、【取消治外法權】、【收回租界】、【收回租借地】,以及收回【鐵路利權】、【內河航行權】、【沿海貿易權】等。

  民國18年(1929)3月28日,北洋政府早已垮臺,國民政府剛統一全國,並代表中國與日本雙方簽署《中日濟案協定》之後,日軍始退出濟南

  同年7月至12月,因收回中東路問題,中蘇爆發「中東路事件」的軍事衝突,我國最終敗北,恢復蘇聯之前在中東鐵路的一切權益

  民國20年(1931)「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入侵我國東北。

  民國26年(1937)「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爆發,日本全面侵華。11月17日,我國中央政府(國民政府)遷至武漢,11月21日正式遷至重慶辦公。

  民國29年(1940)9月17日,受我國扶持的大韓民國也遷至重慶,並成立【韓國光復軍總司令部】,與我國一同共進退,積極抗日

 

  民國30年(1941)12月9日,我國正式對德國、義大利、日本等【軸心國陣營】宣戰,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加入【同盟國陣營】的行列。

  民國32年(1943),中、美、英等三國聯合發布「開羅宣言」(Cairo Declaration),要求「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

  民國34年(1945),二戰結束後,中華民國作為戰勝國,我國光復東北、臺澎,實際同時統治臺海兩岸

  同年間,我國參與創建「聯合國」(United Nations)的工作,並憑藉其對日作戰中做出的貢獻,成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

 

  截至民國37年(1948)11月14日與非洲埃及建交為止,我國於世界的邦交國有50個,為中華民國於「大陸時期」的最高峰

東森新聞於民國104年8月13日的歷史回顧:
勝利榮耀!中華民國參與創建聯合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