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哈爾,屬塞北地區,簡稱「察」。清朝時稱「張垣特區」,以從宋末北方蒙古帝國到清初的蒙古人部落「察哈爾部」命名,蒙古語為「ᠴᠠᠬᠠᠷ」(拼音:Čahar),有「鄰近」之意。
當地文明悠久,陽原縣(今屬中共河北)虎頭梁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石器以石英岩為主,兼有燧石、流紋岩。
虎頭梁遺跡還發現楔形石核,使用間接剝片法。器形有刮削器、尖狀器,多為雕刻器、刮削器。
民國初年,袁世凱政府為加強對蒙古地區的統治,便大力推行民政統治制度,分別在內蒙古劃置3個特別區(熱河、察哈爾、綏遠)。
民國3年(1914)1月,北洋政府公布設置察哈爾特別區。民國17年(1928),改稱察哈爾省。
至民國36年(1947)為止,察哈爾的省會為萬全縣(今中共河北張家口市萬全區)。萬里長城將該省分為察南、察北,察北沙漠延伸至外蒙古。
今中共內蒙氣候圖(紅圈處為察哈爾)
今中共內蒙古地形圖
原省會「張垣」(張家口)察哈爾都統署
張家口的萬全右衛城
張家口陽原縣「虎頭梁遺跡」
延慶古崖居
全省面積疆域大約等於今日中共河北張家口、北京延慶,以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大部、烏蘭察布市東部(含化德縣、商都縣)。
民國26年(1937),察哈爾被日本佔領,並受其魁儡政權「蒙疆聯合自治政府」控制。
民國34年(1945)抗戰勝利後,中國共產黨(簡稱「中共」)的「晉察冀邊區」與中央政府(國民政府)的國軍於此地衝突不斷。
民國35年(1946),中共發起「大同集寧戰役」,國軍乘共軍主力在山西大同之際,奇襲拿下張垣市(張家口)。
民國36年(1947)6月,由於原省會萬全縣縣城置張垣市,省會便改為張垣。
「錫林郭勒盟」錫林浩特
「烏蘭察布市」化德縣
「烏蘭察布市」商都縣
察哈爾今日大略位置
民國37年(1948)12月24日,共軍佔領張垣,中華民國察哈爾省的政府機構徹底瓦解。
大陸地區淪陷之際,察哈爾部份人民跟隨中央政府遷臺。例如著有《七里香》、《無怨的青春》、《迷途詩冊》的文學家席慕蓉老師,其籍貫為察哈爾蒙明安旗的蒙古人。
民國79年(1990),據中華民國內政部戶政對臺閩地區(自由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籍貫為察哈爾的人數為2,174人,佔「非臺灣省籍」269萬5,080人口中的0.1%。
臺灣文學家席慕蓉,察哈爾蒙明安旗出身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