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小魚兒

安徽簡介

Updated: Feb 27, 2021


  安徽,位於華中地區,簡稱「」,省會為合肥。地跨長江和淮河長江流經南部,境內全長416公里;淮河流經北部,境內全長430公里


  而當地長江水系湖泊眾多,較大的有巢湖、龍感湖、南漪湖,其中巢湖面積約為825平方公里,為中國大陸五大淡水湖之一。

巢湖之概況

南漪湖之風光


  安徽從而孕育出了省內的四大文化圈:「淮河文化」、「廬州文化」、「皖江文化」、「徽文化」。安徽自古以來即是中原、長江一帶商業起家的經濟區


  皖南原徽州府的「徽商」,與廣東「粵商」、山西「晉商」、浙江「浙商」、江蘇「蘇商」,在歷史上被一道齊名為「五大商幫」。

淮河文化

省會「合肥」之廬州文物

皖江文化

黃山之徽文化


  東周春秋時代曾被封為伯國,稱為「皖國」,故安徽簡稱「」。明朝時,安徽屬南直隸。清初屬於江南省


  清聖祖康熙元年(1662),設「安徽巡撫(又稱「安慶巡撫」)。康熙6年(1667),江南分省,江南左布政使司改設「江南安徽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當時省制並非清廷法定行政單位,所以安徽的建置是在此後逐步成型。除「安徽」一名外,在清高宗乾隆時代,源於安徽巡撫駐地安慶府的「安慶省」,亦是官方文件中曾使用過的省名之一。

明朝之「南直隸」

清德宗光緒34年(1908)之「安徽」


  安徽東界江蘇,西界2省,南接2省,北鄰山東。民國36年(1947),全省土地面積約14萬6,303平方公里


  安徽現遭中共政權佔據、略縮為14萬0,100平方公里,民國41年(1952)起,原屬徽州地區的婺源縣劃歸江西盱眙縣、泗洪縣劃歸江蘇,而江蘇徐州的蕭縣、碭山縣劃歸安徽,占大陸面積的1.45%


  安徽地處暖溫帶、亞()熱帶過渡地區,淮河以北為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淮河以南、黃山以北為北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黃山以南為中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該地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季風顯著。氣溫一般南高於北,全省年平均氣溫在14至17℃之間,一月平均溫度為0至4℃,七月為27至29℃


  當強大寒潮過境時,安徽當地往往氣溫驟降,甚至凍害越冬作物。無霜期約為200至250 天。年降水量750至1,700毫米,地區分布一般南多於北,山地多於平原


  皖北約750至800毫米,皖中約800至1,000毫米,沿江一帶約1,100至1,400毫米,皖南約1,600毫米,黃山光明頂為2,373毫米全省降水量最多之地


  由於季風、梅雨的不穩定性,安徽各地歷年最大和最小降水量可相差1至3倍以上,夏季各月降水量的逐年變化更大,往往引起旱澇災害


  旱災在皖北以春旱、春夏連旱居多,淮河以南多為夏旱或秋旱。澇災則以淮河流域較多,主要出現在7至8月;其次為長江流域,多出現在6至7月

中華安徽氣候圖

安徽地形圖

黃山光明頂之風光

宿州欄杆鎮之淮北平原

皖中江淮丘陵之風光


  安徽地貌以平原、丘陵、低山為主。其相間排列,其地形多樣化。長江、淮河自西向東橫貫全境


  全省大致可分為五個自然區域: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西大別山區、沿江平原、皖南山區


  當地平原占全省總面積的31.3%(包括5.8%的圩區),丘陵占29.5%,山區占31.2%,湖沼窪地占8.0%


  境內有大別山、黃山、九華山、天柱山等山脈,最高峰黃山蓮花峰海拔1,860公尺

皖西大別山區之彩虹瀑布

皖中沿江平原(宣城一帶)

池州石臺縣之皖南山區

安徽第一山:蓮花峰

九華山天臺之風光

安慶之天柱山風光


  安徽的自然植被、土壤亦因此自北而南更迭


  即「落葉闊葉林─棕壤」;「落葉闊葉」、「常綠闊葉混交林─黃棕壤」和「常綠闊葉林-黃、紅壤」。主要栽培作物方面,也依次有小麥、雜糧、麥稻過渡和水稻的差異。


  華北平原半旱生落葉闊葉林區省境淮河以北及淮河南岸河漫灘地帶」的皖北平原,屬此區的淮北平原亞區,地勢坦蕩遼闊,為華北平原南部。海拔多在20至50公尺,自西北向東南微傾


  而淮河北側的支流向東南流入淮河和洪澤湖。平原北部深受黃河泛濫影響,近代沉積物覆蓋深厚


  在排水不暢的低洼和微凹地區有鹽鹼土和砂姜土分布。農墾歷史悠久,自然植被多已無存,現為人工栽培的側柏、楊、柳、泡桐、刺槐、榆等。


  北亞熱帶長江中下游平原混交林區省境淮河南岸「河漫灘地帶以南的皖中丘陵、長江沿江平原屬此區的長江下游平原丘陵亞區


  河谷平原、湖盆平原(巢湖盆地最大)以及與這些平原相毗連的低山、丘陵、崗地等多種地貌類型組成。


  安徽平原地區農業發達。丘陵地勢起伏,大部已墾為農田,其中西部的水源較豐;東部則水源缺乏,旱災突出

巢湖盆地之風光

黃山的楊柳林風光

蒙城的刺槐

安徽之白榆


  安徽省境地跨三大構造單元:


  淮北和沿淮兩側屬於中朝准地台南部,地層中富含前震旦紀的沉積變質鐵礦(如霍丘)和二疊紀煤層(如淮南、淮北)。


  皖西大別山區、江淮地區部分為秦嶺褶皺系的東端,分布有前震旦紀沉積變質磷礦層(如宿松、肥東)。


  該地沿江和皖南屬於揚子准地台的東北部分,古生代、三疊紀為海水淹沒,廣泛沉積了層厚、質純的白雲岩和灰岩


  燕山運動期間沿江一帶岩漿活動普遍、頻繁,形成了如今具有工業價值的鐵、銅、硫、釩、鉛、鋅、明礬石等礦物,以及石油資源。此外,近年又在淮北地區發現了金礦

安徽礦產分布圖

中共政權下之安徽


  安徽於民國38年(1949)4月29日淪陷之際(東南最後的據點績溪縣被攻破)該省部份人民跟隨中央政府遷臺,亦孕育不少後人。


  例如保釣運動人士金介壽先生籍貫為安徽桐城以《龍兄虎弟》聞名的藝人張菲先生、費玉清先生哥倆好籍貫為安徽桐城


  國寶級演員金士傑老師,以及曾在第16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的資深演員沈時華女士,籍貫均為安徽合肥。中義混血美女許瑋甯小姐,祖籍為安徽蕪湖


  還有北宋名臣「包青天」包拯33世孫包偉銘先生、知名電視主持人「乃哥」徐乃麟先生、諧星「白雲」李國弘先生、「臺灣綜藝一姐」方芳女士、美女主持人賈永婕小姐,均為安徽後代


  民國79年(1990),據中華民國內政部戶政對臺閩地區(自由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籍貫為安徽省的人數為13萬2,097人,佔「非臺灣省籍」269萬5,080人口當中的4.9%

安徽在臺後裔

114 views0 comments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