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前身為清朝時的「奉天省」:當時的奉天相當於後來民國大陸時期的遼寧省、安東省、遼北省。奉天滿語為「ᠠᠪᡴᠠᡳ ᠠᠯᡳᠶᠠᠩᡤᠠ ᡤᠣᠯᠣ」(拼音:abkai aliyangga golo)。
遼寧古時稱「遼東」,清聖祖康熙4年(1665)改「遼東等處將軍」為「奉天等處將軍」,簡稱「奉天將軍」,後改「盛京將軍」。
清德宗光緒33年(1907)裁將軍,設奉天省,省會為奉天府(今瀋陽市)。改盛京將軍曰「東三省總督」,同時設「奉天巡撫」。
清宣統2年(1910),裁撤奉天巡撫,東三省總督兼管巡撫事。
歷史衛視113.05.04《滿洲為什麼叫滿洲?文殊菩薩應許之地?》
清仁宗嘉慶25年(1820)之「盛京」
清德宗光緒34年(1908)之「奉天」
「東北王」張作霖
清宣統3年(1911)爆發「辛亥革命」,奉天巡防營前路統領張作霖以「率兵勤皇」為由,搶先由洮南入奉天。
民國5年(1916)5月,袁世凱大總統一死,張作霖趁機控制了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軍政大權,成為奉系首領,從此以「東北王」聞名於世。
民國17年(1928)6月4日,張作霖被日軍炸死,其子張學良就任東北保安司令,繼續統領東北。同年12月29日,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領奉天等地歸順南京國民政府(簡稱「國府」)。
國府國務會議決議改該地省名,以省名「奉天」二字含有濃厚的君主色彩,乃取「遼水流域永久安寧」之意,於民國18年(1929)1月28日,正式改名遼寧省,省會位於瀋陽。惟當時民間仍習稱「奉天省」。
民國20年(1931)「九一八事變」爆發,日軍攻陷遼寧省內主要城鎮。民國21年(1932)3月1日,日本扶植的滿洲國成立,本省分劃為安東、奉天、錦州3省。 民國34年(1945)8月,日軍投降,滿州國滅亡。
中央政府(國府)積極準備接收東北,但與搶先進入東北的中國共產黨(簡稱「中共」)發生衝突,中共還在遼寧、遼北邊界擅自成立「遼西省」。
國軍抗共下,至民國35年(1946)5月多大致暫時收復遼寧,遼寧省政府相繼入駐瀋陽。而中共又在遼寧、吉林邊界擅自成立「遼吉省」。
共軍持續攻擊,國軍遇戰不利,至民國36年(1947)6月,共軍主力乘勢南進圍攻遼寧四平(今中共吉林四平市),爆發「四平戰役」,激戰過後,遼南大多為中共控制。
同年底「遼西會戰」前,遼寧全地多為中共所佔領,11月2日共軍入瀋陽,中華民國在東北的統治結束,中共全面控制大陸東北。
東北地區地形氣候圖
遼寧周邊氣候圖
遼東半島地形圖
民國38年至民國43年的「中共遼東省」
民國37年(1948)7月6日,中共政權裁撤遼吉省。民國38年(1949)4月21日,中共將遼寧全省、安東全省、遼北部分分為「遼東省」、「遼西省」。
民國43年(1954)6月19日,中共政權裁撤遼東、遼西,再度合併為遼寧省,形成今日的「中共遼寧省」。
而原本安東通化等1市、遼北遼源、四平等2市,以及遼北轄下北豐(西安)等1縣,安東轄下海龍、通化、柳河、輝南、靖宇、撫松、長白、臨江、輯安等9縣,盡被中共劃入吉林。 全省面積疆域於民國36年的面積為68,303.43平方公里,相當於現今中共政權轄下遼寧省的葫蘆島市南票區、義縣以東,彰武縣、開原市以南,新賓、鳳城市以西地區。
遼寧地處中緯度地區,屬溫帶濕潤性季風氣候,日照豐富,雨熱同季,四季分明。
全省年平均氣溫為5.2℃至11.7℃。與常年相比,全省各地平均氣溫正常偏高,其中春夏秋三季尤為明顯,冬季氣溫偏低。
全省年降水量大部在400-969毫米,時間,空間分布不均,全年平均無霜期130至200天,由西北向東南逐漸增多。
葫蘆島市
自古為軍事要道的「連山關」
大連市的旅順港
老鐵山燈塔
中共政權下的遼寧
該省地勢大體為北高南低,從陸地向海洋傾斜;山地丘陵分列於東西兩側,向中部平原傾斜。 地貌劃分為三大區:
1. 東部山地丘陵區:
以瀋丹鐵路為界劃分為東北部低山地區和遼東半島丘陵區,面積約6.7萬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的46%。
東北部低山區,此為長白山支脈吉林哈達嶺和龍崗山之延續部分,由南北兩列平行的山地組成,海拔500至80公尺,最高山峰海拔1300公尺以上,為本省最高點。
遼東半島丘陵區,以千山山脈為骨幹,北起本溪連山關,南至旅順老鐵山,長約340公里,構成遼東半島的脊樑,山峰大都在海拔500公尺以下。
區內地形破碎,山丘直通海濱,海岸曲折,港灣很多,島嶼棋布,平原狹小,河流短促。
2. 西部山地丘陵區:
山間形成河谷地帶,大、小凌河發源地並流經於此,山勢從北向南由海拔1000公尺向300公尺丘陵過渡。
北部與內蒙古高原相接,南部形成海拔50公尺的狹長平原,與渤海相連,其間為遼西走廊。西部山地丘陵面積約為4.2萬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29%。
3. 中部平原:
由遼河及其30餘條支流沖積而成遼河平原,面積為3.7萬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25%。地勢從東北向西南由海拔250公尺向遼東灣逐漸傾斜。
遼北低丘區與內蒙古接壤處有沙丘分布,遼南平原至遼東灣沿岸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另有大面積沼澤窪地、漫灘和許多牛軛湖。
醫巫閭山
遼河平原
大長山島
小長山島
石城島
全省森林面積418.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28.7%。省內有大小河流390多條,總長約16萬公里。
遼寧主要有遼河、渾河、大凌河、太子河、繞陽河以及中國大陸、北韓兩地共有的界河鴨綠江等,形成該省的主要水系。境內大部分河流自東、西、北三個方向,往中南部匯集注入渤海。
該省近海島嶼506個,面積1,921平方公里,占大陸海洋島嶼總面積的0.24%,島岸線全長628公里,占中國大陸島嶼岸線總長的5%。
遼寧主要島嶼計有大長山島、小長山島、石城島、大鹿島、菊花島、錦州筆架山、長興島、蛇島等。
遼寧在自古以來便是通往關外的軍事要隘,也是將遼東地區聯繫內蒙古通向歐亞國家為交通上所必經要道。
我方政府遷臺之前,其省會瀋陽的城市建設規模曾位居亞洲前列,並發展為當時中國最重要的重工業中心。
而當年後金入關前的瀋陽(盛京)皇宮、清朝遷都北京後的盛京行宮(或稱「奉天行宮」),如今變成了「瀋陽故宮博物館」,展現滿、漢、蒙、藏等多元文化的建築風格,別具特色。
大鹿島
菊花島
錦州筆架山
長興島大橋
蛇島
瀋陽故宮博物館
遼寧淪陷之後,該省部份人民跟隨中央政府遷臺,包括發動「西安事變」的張學良將軍,他正是奉天海城人。
臺灣亦有些遼寧後裔,例如資深演員郎祖筠女士籍貫是遼寧錦州的滿族人,政治人物金溥聰先生其父金鑠先生(已於民國75年逝世)為遼寧新民人。
還有「基督之家」的寇世遠先生、寇紹恩先生等其牧者世家,其祖籍為奉天省瀋陽。
民國79年(1990),據中華民國內政部戶政對臺閩地區(自由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籍貫為遼寧省的人數為20,951人,佔「非臺灣省籍」269萬5,080人口中的0.8%。
而籍貫為瀋陽市則為5,157人,佔非本省籍中的0.2%;籍貫為大連市則為1,337人。
張學良為奉天海城人
「百變女郎」郎祖筠,籍貫遼寧瀋陽
金溥聰其父為遼寧新民人
「基督之家」寇家祖籍為遼寧瀋陽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