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立夏(國曆五‧五至五‧七)


音闕詩聽 - 立夏 (feat.昆玉)【動態歌詞Lyrics】

  立夏,為中國人(華人、漢人)傳統曆法的二十四節氣,排行第七。該時節告別春天,標誌著夏天的到來,一般約在每年國曆5月5日─5月7日之間,斗指,太陽位於黃經45°


  立夏於東周戰國末年前239)就已確立,預示著季節的轉換。《後漢書‧祭祀志》紀錄:「立夏之日,迎夏於南郊,祭赤帝祝融,車旗服飾皆赤,歌《朱明》,八佾舞《雲翹》之舞。」至宋朝時禮節更繁,除迎夏外,還要祀南岳衡山於衡州,祀南鎮會稽於越州,祀南海於廣州,祀江瀆於成都


  時至立夏,萬物繁茂。立夏後,日照增加逐漸升溫雷雨增多。該節氣前後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季節,之後早植稻已將進入抽穗期病蟲害也開始活動、侵擾。有關的農諺有:「初一落雨有花結無仔,初二落雨有穀做無米。」當天若下雨,以後雨水會多,但水稻易倒伏,開花無法授粉收成會不理想



  節氣期間,福建福州南嶺廣東廣西湖南江西交界一線以南地區呈現「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之夏季景象;而東北西部偏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浮現春天的氣息臺灣方面,澎湖海域之水溫仍約在25℃─26℃,彰化附近海域仍有黑鯧漁獲,外海南端也可捕獲鰆類東北部海域之水溫仍在26℃左右,因此在彭佳嶼至蘇澳之海域仍可捕獲飛魚飛魚卵南部海域28℃海水域中,亦可捕獲飛魚。


  明朝醫學家張景岳的《類經圖翼》指出立夏物候有三「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螻蟈的部分有爭議,一說為,隋唐學者陸德明、東漢學者鄭玄支持此說。二說為臭蟲,《埤雅神農本草經》俱以為之。三說為螻蛄,又名螜(ㄏㄨˊ)蟪蛄天螻仙姑石鼠梧鼠碩鼠。小蟲,生穴土中好夜出,今人謂之土狗是也,一名 ,各地方言之不同也。《淮南子》曰:「螻蟈鳴,丘螾出。陰氣始而二物應之。《夏小正》「三月螜則鳴」是也。且有五能,不能成一技:飛不能過屋,緣不能窮木,泅不能渡谷,穴不能復身,走不能先人,故《說文》稱鼫為五技之鼠。《古今注》又以螻名鼫鼠可知。


  蚯蚓,即地龍也。《歷解》曰:「陰而屈者,乘陽而伸見也。」至於王瓜,《圖經》云:王瓜處處有之,生平野、田宅及牆垣,葉似栝樓,烏藥,圓無丫缺,有毛如刺,蔓生,五月開黃花,花下結子如彈丸,生青熟赤,根似葛,細而多糝,又名土瓜,一名落鴉瓜,今藥中所用也。《禮記》鄭玄注曰:「即萆挈。」《神農本草經》作菝葜


立夏三候


  立夏的習俗發展多元:在東寧波、舟山地區,當天有吃「立夏蛋」等習俗,兒童會將蛋裝入用彩色線編織的網袋中懸掛於胸前,並舉行「拄蛋」(鬥蛋)競賽,即互拼誰的蛋比較硬。還有要吃「牡蠣煮蛋」,「牡蠣」和「立夏」在寧波話諧音。民間還會舉行稱體重活動,如「立夏稱人」,吃完午飯後,人們在村口或台門裡掛起一桿大木秤秤鉤懸一根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稱人司秤人一面打稱花,一面講著吉利話。人們也祈求上蒼給他們帶來福氣與好運。


  臺灣則有「入夏補老父」俗諺,人們相信在立夏當天,要為年高的父親進補;但面臨炎熱的夏天,所進補的當然是涼補而非熱補;另外南部則有在立夏日吃「蒲仔麵」的風俗,而客家人農曆4月8日,通常都會利用採自野外的鼠麴草製作草仔粿米苔目供全家大小食用,據說吃了可以減少夏天生疔長瘡



  江南於該節氣有「見三新」的習俗,就是吃些該時節長出來的鮮嫩物兒。 在江浙一帶有「立夏嘗新」、蘇州地方有「立夏見三新」等諺語。所謂「三新」是指新熟的櫻桃青梅麥子。人們先以「三新」祭祖,然後人們嘗食。同時,江蘇蘇州立夏還要吃海螄、面筋、白筍、薺菜、鹹鴨蛋、青蠶豆,各家酒店立夏這天對進店的老顧客奉送酒釀、燒酒,不取分文,因此也把立夏叫做「饋節」。無錫民間歷來有「立夏嘗三鮮」。在常熟,人們立夏嘗新,食品更為豐富,有「九葷十八素」的說法。


  立夏也有所謂「吃立夏飯」的說法:浙江、江蘇、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人們仍然保留著立夏吃烏米飯的古老習俗,烏米飯是一種紫黑色糯米飯,採集野生植物烏桕樹葉子煮湯,用此湯將糯米浸泡半天,然後撈出放入木甑里蒸熟而成。近河北北京市海澱區蘇家坨鎮食粥度立夏」的習俗,流傳至今已百年有餘。


  其他另有「吃麵食」(北方的「麵餅」、閩南的「蝦麵」、閩東的「光餅」、江浙的「煎餅」等)、「飲七家茶」(該茶產自浙江杭州)、「吃筍」(福建福安市、周寧縣一帶)、「吃豌豆糕」(南京)、「吃紅棗雞蛋」(浙江金華)等立夏飲食文化。民間更有「漲夏」的習俗:於立夏午飯時間吃到撐整個夏天身體就會健康,天天好胃口


  據說風俗中的禁忌,立夏這天是不許坐門檻的,因坐門檻會導致「愁夏」,整個夏天人會萎靡不振,病懨懨的,打不起精神來。古代詩人們還會在立夏為春天詩酒餞行,好像送友人一般依依不舍送春歸。清代王鵬運有《餞春》詞:「拋盡榆錢,依然難買春光駐。依春無語,腸斷春歸路。春去能來,人去能來否。道別春天,飽足迎夏,有熊熊福氣之旺


有趣的24節氣~立夏

◎參考資料

Wikipedia contributors. "立夏." 維基百科, 自由的百科全書. 維基百科, 自由的百科全書, 13 May 2024. Web. 13 May 2024.‹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AB%8B%E5%A4%8F&oldid=82621301 ›.

穀雨.(2025).在[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7%AB%8B%E5%A4%8F/7587 )中檢索到 .

● 親親2o音樂LîvË【中文音樂】(民108年5月6日)。音闕詩聽 - 穀雨 (feat.趙方婧)【動態歌詞Lyrics】。YouTube。民114年5月9日,取自:https://www.youtube.com/@%E8%A6%AA%E8%A6%AA2o%E9%9F%B3%E6%A8%82L%C3%AEv%C3%8B%E4%B8%AD%E6%96%87%E9%9F%B3%E6%A8%82

● 明日工作室(民110年5月5日)。有趣的24節氣~立夏。YouTube。民114年5月9日,取自:https://www.youtube.com/@StarQTomor


Comments


©2019 by 中華民國志 R.O.C. HISTORY.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