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穀雨(國曆四‧一九至四‧廿一)

Updated: 4 days ago



音闕詩聽 - 穀雨 (feat.趙方婧)【動態歌詞Lyrics】

  穀雨,為中國人(華人、漢人)傳統曆法的二十四節氣,排行第六,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亦是唯一將物候時令稼穡農事緊密對應的一個節氣。每年農曆三月中,即國曆4月19—21日,斗指,太陽到達黃經30度時。


  此節氣天氣溫和,而穀雨取自「雨生百穀」之意,雨水明顯增多,對穀類作物的生長茁壯助益很大。如元人吳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穀)於水也。雨讀作去聲,如雨我公田之雨。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上而下也。」


  據漢朝《淮南子‧本經訓》所載:「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民間對此之解釋是:倉頡造字不要上天獎賞,只求老天讓人民五穀豐登,故天雨穀粒,給人間下了一場穀子雨。這一天就叫作「穀雨節」。

穀雨潤田疇


  正所謂:「清明斷雪,穀雨斷霜。」穀雨的到來,意味著寒潮天氣已結束,極利於農作物成長。此時一般正值水稻幼穗形成期,田區需水量較多,穀雨象徵著農民佈穀後望雨之心態。如江南地區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滋潤之際,恰好此時雨水也較多,每年第一場大雨降臨時,對水稻栽插和玉米、棉花的苗期生長有利。而黃河流域之平溫上昇到14℃左右,大陸沿岸海水之溫度也緩緩上升秦嶺—淮河南方春雨北方春旱區之間的過渡地帶,從秦嶺-淮河附近向北春雨急劇減少。在北方地區,穀雨是「終霜」的象徵。


  穀雨時,豆類要播種結束,臺灣北部地區的水稻業已插畢南部的一期水稻則已抽穗開花。而藉黑潮分流影響,周圍海域之水溫也普遍回暖,臺灣的東北季風已逐漸轉變為偏南風鰹魚會隨黑潮軸北上洄游花蓮東方海域,小琉球海域亦可捕獲鰹魚,其中以花鰹巴鰹為主。淡水外海基隆彭佳嶼海域至頭城沿岸海域有飛魚產卵之跡象,南部小琉球附近之海域亦有飛魚之漁獲。鰆魚類中白腹鰆土托鰆疏齒鰆彰化四湖澎湖北方海域均可捕獲;高雄彰化海域水溫23℃~26℃)可捕獲黑鯧


鳴鳩扶其羽


  穀雨古時有三物候萍始生」、「鳴鳩扶其羽」、「戴勝降於桑」:萍,水草也,與水相萍,故曰萍;漂流隨風,故又曰漂。《曆解》曰:「萍,陰物,靜以承陽也。」鳩,即鷹所化者,布穀也;拂,過擊也。《神農本草經》云:「拂羽飛而翼拍,其身氣使然也。」蓋當三月之時,趨農急矣,鳩乃追逐而鳴,鼓羽直刺上飛,故俗稱布穀。戴勝,一名戴鵀。《爾雅》注曰:「頭上有勝毛,此時恆在於桑。蓋蠶將生之候矣;言降者,重之若天而下,亦氣使之然也。


  穀雨花信為: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花。素來有「穀雨過三天,園里看牡丹」之俗語,而牡丹是大陸地區特有的名貴花卉,花朵碩大,花色艷麗,香味純正,春風輕吹,嬌艷動人,素有「國色天香」之稱。荼蘼是一種薔薇科的草本植物,初夏開花,多為白色,有香味,人們常認為荼蘼花開一年花季的終結,如「荼蘼不爭春,寂寞開最晚」之俗語。楝花為楝科落葉喬木植物,俗稱「苦楝仔春末夏初開花,清人陳淏子的《花鏡》云:「二十四番花信風,梅花為首,楝花為終。」穀雨之後,二十四番花信風就此終了,此後便是「綠陰芳草長亭」之景象。

穀雨無聲滋萬物


  穀雨之習俗:在臺灣地區,過去內山地方多半有「出嫁女兒在穀雨」及「立夏返回娘家」的風俗,一般會攜帶豬腳麵線返家,而海濱地方則會在農曆閏年回娘家。在大陸地區的陝西一帶在當季有「祭倉頡」,自漢代起就流傳「清明祭黃帝,穀雨祭倉頡」的民間傳統,倉頡墓置於白水縣史官鎮北,墓門刻了一副對聯:「雨粟當年感天帝,同文永世配橋陵。」每年穀雨,「倉頡廟會」都會在陜西白水縣如期舉行。


  部分地區也有「賞牡丹」的風俗,常言道:「穀雨三朝看牡丹。牡丹花被稱為「穀雨花」、「富貴花」,穀雨時節賞牡丹已綿延千年。山東菏澤河南洛陽都會在穀雨時節舉行牡丹花會,供人們觀賞遊玩。穀雨節也叫做漁民出海捕魚的「壯行節」,在北方沿海一帶,漁民「祭海」過穀雨節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這一習俗在今天膠東榮成一帶仍然流行。



  穀雨還有「穀雨貼」之習俗,屬於年畫的一種,禁殺五毒,由於穀雨以後氣溫升高,病蟲害進入高繁衍期,為了減輕病蟲害對作物及人的傷害,農家一邊進田滅蟲,一邊張貼穀雨貼,進行驅兇納吉的祈禱。此一習俗在山東山西陜西一帶十分流行。清高宗乾隆6年(1741)《夏津縣志》記:「谷雨,朱砂書符禁蠍。」禁蠍的民俗反應了人們驅除害蟲渴望豐收平安的心情。


  其他華人穀雨文化,另有「喝穀雨茶」、「吃春」、「走穀雨」等風俗:穀雨茶也就是雨前茶,是穀雨時節採製的春茶,又叫「二春茶」。吃春則是食用春椿,故有「雨前香椿嫩如絲」之說,人們於春天採摘香椿、服用香椿。走穀雨則是擇此時節外出健走,青年婦女走村串親,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來,寓意與自然交融,強身健體


  穀雨「雨生百穀」之意象,有百物欣欣向榮之感,雨水如上天之恩澤般,帶給人們百般之恩惠與平安


【逐工一句】#35 穀雨

◎參考資料

Wikipedia contributors. "谷雨." 維基百科, 自由的百科全書. 維基百科, 自由的百科全書, 19 Apr. 2024. Web. 19 Apr. 2024.‹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B0%B7%E9%9B%A8&oldid=82320209 ›.

親親2o音樂LîvË【中文音樂】(民108年4月21日)。音闕詩聽 - 穀雨 (feat.趙方婧)【動態歌詞Lyrics】。YouTube。民114年5月8日,取自:https://www.youtube.com/@%E8%A6%AA%E8%A6%AA2o%E9%9F%B3%E6%A8%82L%C3%AEv%C3%8B%E4%B8%AD%E6%96%87%E9%9F%B3%E6%A8%82

公視台語台(民109年4月16日)。【逐工一句】#35 穀雨。YouTube。民114年5月8日,取自:https://www.youtube.com/@ptstaigitai

Commentaires


©2019 by 中華民國志 R.O.C. HISTORY.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