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松日記《走近中國楚長城,世界上最古老的長城,距今有2700年歷史》
東周的春秋戰國勢力
西元前700年,周朝的勢力開始衰弱,各國諸侯紛紛獨立,這個時候,就是我國的「春秋戰國」時代,諸侯之間的戰爭,越來越多,長城就在這個時候產生了。
齊以後,楚、趙、魏、燕等各國,也跟著築起城牆。而靠近北方的秦、趙、燕三國,築的城牆都是在自己國境的北邊,為的是防止匈奴、東胡人的侵略。
這段期間的長城,都是各國獨力建築,是一段一段的,並不相連。
左圖為齊長城、右圖為燕長城
※《民國志》補充:
簡老師於文中提到:「最早的一段長城,是西元前500年,由齊國人修築的城牆。」該論述或有爭議。綜觀「戰國七雄」各政權獨力建造的長城,依時序與情景如下:
最早的長城,應為楚國人修築,始建於西元前7世紀。楚長城西起湖北竹溪縣,跨漢水輾轉至河南的鄧州市,往北經內鄉縣,再向東北經魯山縣、南召縣、葉縣,跨過沙河直達泌陽縣,往南經鎮平縣,東南至桐柏縣、信陽地區,總長300公里,幾乎越過整片南陽盆地。歷史文獻稱作「方城」,《左傳》曾記載楚莊王16年(前656)時,齊國發兵攻打楚國,楚國大夫屈完藉方城之堅固,逼得齊軍撤兵。
而齊國於山東在齊桓公時期開始修築西段,至遲在魯襄公18年(周靈王22年,前555)業已完成,前後共修建了一百餘年(周莊王12年至周靈王22年,前685—前555)。
此段長城亦由西向東漸修,長清以西的板築長城牆當為最早所建,後接山嶺漸修至博山以西,至春秋中葉完成西段長城。戰國初期齊威王時又接博山段長城,始向東續修,齊宣王時方將長城修至海濱,最後完成數條長城修築。東段長城共修築了七十餘年(周顯王13年至周赧王31年,前356—前284)。齊長城的修築歷時約170年。
韓長城大約韓昭侯7年(周顯王13年,前356)修築,現存遺址位於河南滎陽與新密市交界處,該城牆自滎陽崔廟王宗店草廟起,向南經饅頭山、香山頂進入新密市尖山鄉樓院村到米村鄉茶庵,長約4,000公尺,寬約3公尺,高度1至3公尺不等,綿片石壘砌。
魏長城始建於魏惠王19年(周顯王11年,前358),魏惠王25年(周顯王17年,前352)時在原長城的基礎上繼續擴建。該長城起源於陝西華山北麓,南起華陰市華山玉泉院澗西的朝元洞,依地勢蜿蜒北上,經大荔、澄城、合陽直到韓城的黃河邊沿,北止於韓城市南面黃河西岸城南村,全長約150餘公里。此乃戰國時秦、魏兩國的分界線,該長城曾對秦的進攻起到重要的防禦作用。秦國滅魏後,該長城隨之廢棄。
燕長城大約於燕昭王(西元前313年即位,周赧王2年)以前修築,燕國為了防範胡、秦、趙,修築了北界長城及南界長城:
1. 北長城即是位於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的長城。約自察哈爾張家口(今屬中共河北)東北行經內蒙古多倫、獨石等境,又東經河北圍場縣、遼寧朝陽、安東通化(今屬中共吉林)等等。燕國名將秦開曾於此處大破東胡,迫使其北退千餘里。
2. 燕國除了修築北界長城外,為了防禦秦、趙,保衛燕下都「武陽」(今河北易縣東南),還在南界修築了長城,稱「燕南長城」或「易水長城」。這道長城起於今河北易縣西南,向東南行,經定興、徐水、任丘等地,止於文安附近,長約250餘公里。
趙長城大約在趙武靈王20至26年(周赧王9年至15年,前306─前300)修築,約位於河北、綏遠地域,分為南北二段:
1. 南長城修建早於北長城,為趙肅侯所建。該長城由漳水、滏水的堤防連接而成,大體從今武安西南起,向東南延伸至今磁縣西南,折而東北行,沿漳水到今肥鄉西南。全長約200公里以上。
2. 北長城修建晚於南長城。為趙武靈王所建。該長城由今興和往西,經卓資縣、旗下營,沿大青山南麓過呼和浩特市北、包頭市的石拐彎礦區、興勝鄉,越昆都侖溝口,斷續延伸到巴彥花鎮北面的山腳下。全長約650公里。
秦長城始於寧夏固原,秦昭王35年(周赧王43年,前272),秦國攻滅佔有今陝西北部、甘肅北部、寧夏等地的義渠,將義渠逐出黃河以南地區,在其地設置了隴西、北地、上郡三郡,並在邊境開始修建長城,約174公里。
秦長城長城由甘肅靜寧縣入境,進入寧夏固原市西吉縣,沿葫蘆河東岸北行,經西吉縣將台鄉的東坡、保林、明榮村後,於將台鄉的東南側折而向東,進入馬蓮鄉;又沿馬蓮川河東北上,經紅莊鄉,穿滴滴溝,至孫家莊南,折向東,過海子峽於吳莊北,繞固原縣城西北5公里的長城梁、明莊、郭莊,到達清水河西岸。
秦長城分為內外兩道:一道由海堡開始,繞喬窪,過清水河,至鄭家磨,又沿河岸南下到陳家沙窩,與前道長城合併,爾後進入固原東山,經城陽、孟源等城進入甘肅鎮原縣境內。
「戰國七雄」各自的長城築起,依時序為楚、齊、韓、魏、燕、趙、秦。
上圖為趙長城、下圖為楚長城
◎參考書目● 簡松村(1989)。《華一兒童知識寶庫:歷史篇》。臺北:華一。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