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一番(舊版小當家) 第35話【水上大鬥味場!鐵腕湯的魔力】|Muse木棉花 動畫 線上看
§ 前言
繼「雷恩」一角後,本站再藉由《中華一番!》這部動畫,探討些文字的歷史:
《中華一番!》有一角「唐三傑」,設定上為上海龍鎮酒家的少爺。而這部動畫於民國88年(1999)引進中華民國‧自由地區,於臺灣電視台播出,國語配音由富國錄音製作,贊助商為食品公司「統一企業」,因此許多人名在播放時都改為該公司產品名稱(如「小當家脆麵」、「嘟嘟好香腸」、「及第水餃」等),而唐三傑該角也套用該公司旗下「阿Q桶麵」改用「阿Q」。
由於《中華一番!》故事背景設定於清末,約光緒年間(1880年以後,慈禧太后主政時代),於是便有人笑問:「那時代怎麼可能會有人拿『阿Q』當人名?」暫撇國語配音因產品冠名「置入性行銷」的點,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在此試論一番。
(一)以英語的角度切入
首先就「阿Q」的英文Q,以當時的中國來說英語教育應尚未普及,在兩次鴉片戰爭前後(第一次1840—1842年,第二次1856—1860年)促進的第二階段的「西學東漸」(第一階段為1573—1620年的明朝萬曆年間),雖對英語在中國的推行會有一定的助力,但懂外語的範圍應僅限於商人、外交家、官員或是出洋的留學生。
但就該作唐三傑的父親唐林身分來看,其為龍鎮酒家的總料理長,亦為廚師大聯合會的元老成員,更是上海料理界的龍頭,標準的大商人地位,對於上海的商界、政界或有一定的影響力。上海又是常出遠洋的港口城市,在此地經商想必須具備一定的外語能力。唐三傑作為唐林未來的接班人,要將上海美食經銷海外,懂英語應該也很正常。
從這角度切入,若生在清末的商人之子唐三傑要取一個「阿Q」夾帶英語的暱稱或小名,也無不可。
上海風景
(二)以閩南語的角度切入
就如前言所述:「阿Q」一名出自統一企業的阿Q桶麵,而阿Q桶麵的Q其實就是源於臺語,用以形容食物具有柔軟且具嚼勁、彈牙、韌性,通常拿來指麵的口感。
而該字不一定單單形容食物而已,有時會形容人的體毛捲捲的,有時形容人的皮膚肥軟或嫩嫩有彈性。因原漢字鮮少使用,於是民眾後來習慣上便以諧音相同之英文羅馬字母Q取代用之。
至於Q的臺語原漢字究竟是甚麼呢?著有《臺灣話的語源與理據》的劉建仁老師(於民國112年逝世)點出了十個字:【食邱】、飹、脙、䊆、䬨、𩝠(食臭)、【食臼】、糗、䵕、𩚨(食丘)。還有著有《臺語漢字學》的陳世明老師則認為是「虯」字。
【食邱】一字出於福建南安人黃謙於嘉慶5年(1800)所著《彙音妙悟》,日本語言學家小川尚義於民國20年(臺灣日據昭和6年,1931)出版的《台日大辭典》也沿用之,與Q音近,但並未解說任何意義,正統的數萬個漢字裡亦並無此字。 飹、脙、䊆、䬨、𩝠(食臭)、糗、䵕、𩚨(食丘)等字於成書於康熙55年(1716)的《康熙字典》均有記載(以下閩南語發音以文讀音): 1. 飹,力久切,閩南語發音為ㄌㄧㄨˋ(liú),餌也,音義均不合。
2. 脙,巨鳩切,閩南語發音為ㄍㄧㄨ(kiu),瘠(瘦弱)也,音近,但義不合。
3. 䊆,其九切、巨九切,閩南語發音為ㄍㄧㄨˋ ( kiú)或ㄍㄧㄨˊ (kiû),舂糗也、熬米麥也(把炒熟的米、麥等穀物加以搗碎的粉末)。音近,但義不合。 4. 䬨,居又切,閩南語發音為ㄍㄧㄨ˫( kiū),飽也。音近,但義不合。
5. 𩝠(食臭),去久切,閩南語發音為ㄍㄧㄨˋ( kiú),食物爛也。音近,但如麵煮爛了似乎會失去彈牙的口感?義不合。
6. 糗,去九切,閩南語發音為ㄎㄧㄨˋ ( khiú)或ㄎㄧㄨˊ (khiû),與「䊆」同義。音合義不合。 7. 䵕,音句,閩南語發音為ㄍㄨ˪ (kù)、ㄍㆦ( koo)、ㄍㆦ˪(kòo),黍也,又黏也。ㄍㄨ˪ 音近,「黏」如果包含靭或彈性的話,義勉強合。 8. 𩚨(食丘),同䬫,杜奚切,閩南語發音為ㄉㆤ(te)或ㄉㄨㆤ(tue),䬫餬(酪酥)也、寄食(倚賴他人生活)也。除了音不合外,其中一義為食物酪酥的口感印象中不符合「嚼勁」、「彈牙」的感覺。
劉建仁老師提的尚有一個【食臼】字,為臺灣語言學家吳守禮教授(於民國94年逝世)於民國76年(1987)出版的《綜台基》所創制之字,屬於為造字而造字的產物。
陳世明老師所提的「虯」則用之數百年, 渠幽切、渠尤切,閩南語發音為ㄍㄧㄨ( kiu)或ㄍㄧㄨˊ (kiû),演變今日唸為ㄎㄧㄨˊ (khiû),本指一種古代傳說中的無角龍,後衍生為蜷曲、軟、彈等義。該字音近,且蜷曲給人柔軟有彈性的感覺,麵的形狀也如此,就形音義對比之下,是最符合Q的臺語漢字。
回歸主題,若用閩南語稱呼唐三傑便為「阿虯」(剛好該角髮型還挺捲的),而上海位於江蘇地區,也不乏口操閩南語的族群,因此叫人「阿虯」也挺合理的。
(三)小結
清朝末年,若有洋派的中國人隨性以「阿Q」為外號(姑且不論取名用意),或是用閩南語稱呼「阿虯」(形容唐三傑的「虯毛」),均並不無可能,或可成立。綜上述所言,稍微回顧「清末西學東漸」、追溯「Q的臺語本字」之餘,也可為冠名統一企業商品的《中華一番!》國語版人物命名上的作出合理化。
◎參考資料
● 維基百科─中華一番
● 維基百科─Q (口感)
● 維基百科─西學東漸 ● 維基百科─萬曆 ● 維基百科─鴉片戰爭 ● 劉建仁(2011年12月8日)。〈Q(k‘iu⊦)──軟靭〉。《臺灣話的語源與理據》。取自https://taiwanlanguage.wordpress.com/2011/12/08/q%EF%BC%88kiu%E2%8A%A6%EF%BC%89%E2%94%80%E2%94%80%E8%BB%9F%E9%9D%AD/ ● 維基百科─彙音妙悟 ● 維基百科─臺日大辭典
● 康熙字典
● 教育部國語辭典 ● 穎川子─閩南語字典
● 維基百科─吳守禮
● 陳世明(2020年6月30日再版)。《臺語漢字學》。臺中:晨星。159頁
● YouTube─Muse木棉花-TW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