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從河南到臺灣,遠東十字軍的冒險家:郝益民(Dick Hillis)

Writer: 小魚兒小魚兒

Updated: Oct 24, 2024


郝益民


  查爾斯‧理查‧希爾利斯(Charles Richard Hillis),別名迪克‧希爾利斯(Dick Hillis),中國名為郝益民以下以此名或「郝益民牧師」、「郝牧師」稱之),他是一名來自北美的冒險家,更是一名宣教士,創建「遠東歸主協會Orient Crusaders,致力於東方的宣教工作。他於中國時間民國2年19132月13日出生在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維多利亞都會區Victoria, British Columbia, Canada,後來舉家搬到美國華盛頓州門羅市Monroe, Washington,U.S.A,成為美國公民


  郝益民生長在教會家庭,母親更是教會傳教委員會主席,但他天性豪放不羈,十來歲的他就有一個飄洋過海致富夢想:他聽聞中國上海十里洋場」的繁華,心生闖蕩之心,意圖前往淘金後再衣錦還鄉。為達此目的,年少輕狂的他甚至在當時自己打工的商店偷錢,並成功到達航向中國的港口,但因年齡因素無法搭上通往中國的輪船,錢也花光的他只能回家。所幸回家後的郝益民受到雇主的原諒,透過持續的打工來還清他偷走的錢並回歸教會生活,不再叛逆


  民國15年1926),十三歲的郝益民參加自己鎮上衛理公會一教堂的佈道會,因受演講的嘉賓著名音樂家喬治‧本納德George Bennard,1873─1958)之啟發,決志成為傳教士。他前往洛杉磯聖經學院 ( Bible Institute Of Los Angeles,今稱「拜歐拉大學 Biola University」 )進修,於民國21年(1932)畢業。


  民國22年1933),年過二十的郝益民牧師加入中國內地會China Inland Mission,今已更名「海外基督使團 The Overseas Missionary Fellowship」),成為當時內地會中最年輕的傳道人。他如願地前往中國,但目的已非淘金,而是向華人宣教。在乘船的過程中,他已陷入焦慮與瓶頸:因無法用中文與船上其他中國乘客順暢交流,頓時感到孤獨無助。抵達江蘇地區上海後,面對這陌生異國都市感到不知所措。不過,他緊接著受指派任務之目的地並非留在上海,而是河南省的一小鄉村─沈丘(今沈丘縣,隸屬於周口市)。


  郝牧師在前往河南之前,他先接受宣教工作中文教學裝備課程,再行前去。起初抱持著強烈的孤獨感與得失感,自覺沒啥進步的他,直到該省附近參加一個宣教士會議,在會議上見證其他同工挫折振作,他重新燃起鬥志,並調整好自己的狀態與策略,再勇敢面對河南的百姓。慶幸的是他不再孤單,在當地結識了一名姓夥伴,某次他在講道時,有村民遭邪靈所附身,他的夥伴孔先生保持冷靜,開始為這名男子唱讚美詩並背誦聖經經文,將魔鬼從村民身上趕了出來令他感到莫大的驚喜


  藉由孔弟兄的趕鬼事件,郝牧師反思新約聖經《馬太福音第四章第19節的經文:「耶 穌對他們(西門、安得烈兄弟倆)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聖經故事當中,耶穌幫助連日捕不到魚的這對兄弟成功捕魚後,接著對他們說此話,收了兄弟倆為徒)他意識到自己需要得人如得魚的「漁夫」相助,而並非僅僅分享福音,於是擬定計畫有效地將河南農民訓練成「漁夫」花上幾個月一同訓練,並互相學習並成長,有更多如孔弟兄的夥伴,基督信仰的福音也在一傳十、十傳百的趨勢下在鄉野傳開


  他剛完成中國宣教的第一年工作,便收到內地會上海總部的消息:聽聞同為戰友的師達能夫婦John and Betty Stam在安徽旌德殉道,且是遭中國共產黨(以下稱「中共」)迫害所致,郝牧師不禁感嘆:「難道我也會被俘虜並被謀殺嗎?主啊,我也會在離家數千英里的地方孤獨地死去嗎?」(Will I, too, be captured and murdered? Am I going to die here, too, Lord, alone and thousands of miles from home?)即便如此,此事也沒令他打退堂鼓,他持續在河南傳教。


  數年後,郝益民牧師的春天來臨:他夢見自己在聖經學院認識的女同學瑪格麗特Margaret),可謂心儀已久。更巧的是:瑪格麗特也加入內地會來到中國,與他在華歡聚,並於民國25年1936)或民國27年1938)完婚,瑪格麗特不僅成為他的愛妻,更成為與他共患難的宣教夥伴。但在面臨「中國抗日戰爭」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環境所迫,郝牧師夫婦不得不暫離中國,大部分時間均在家鄉美國度過民國34年1945)抗戰結束後,二人再來華宣教,但碰上「國共內戰」的戰亂。民國39年19505月幾乎佔據大陸的中共驅逐所有外國傳教士,郝牧師夫婦也不例外,只能再次離華


Venture for Victory - A Documentary [Full Length Version]


  郝益民始終不放棄到華宣教的心願,他的內心閃過一念頭:「中國是家。」(China was home.)這念頭不停盤旋在他的腦海裡揮之不去。返回美國的他,天馬行空的個性驅使他產生多元化的宣教創意:郝牧師就任基督青年會臺灣總監The Taiwan director of Youth for Christ),還希望用籃球運動來帶動福音,組建了巡迴佈道籃球隊,其名為「歸主籃球隊」(Venture for Victory),並進一步成立屬於自己的宣教團隊。郝益民牧師原本計畫先到神學院教書,安心留在國內工作,有了穩定收入後再圖其他機會,沒想到上帝沒過多久就為他開了另一扇門,讓他得以繼續對中國人傳福音,正是已遷臺的【自由中國】Free China中華民國之呼喚


  民國39年7月,回國已兩個月的郝益民牧師受邀參加在印第安納州舉行的為期一週的傳教士會議《為基督之青年》(Youth For Christ),會議快要結束時,一名男子宣布他接到「中華基督教婦女祈禱會」的宋美齡女士(時任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先生之夫人)的求助電話:「希望有傳教士前往臺灣向許多離鄉背井的中國各省軍人傳福音來安撫其心靈及士氣。」郝牧師聽聞後的當下受到上帝之呼召,再三考慮後決定前往


  民國40年1951),郝益民牧師離開基督青年會,另創「福爾摩沙十字軍」(Formosa Crusades),還成立了遠東歸主協會Orient CrusadesOverseas CrusadesOC International),響應民國第一夫人宋女士的邀請,向國軍宣教。他發現當時軍中最普及的運動正是籃球,我方政府也在總統府前廣場興建三軍球場,每逢賽事,可以吸引大量人潮,總是人山人海,於是他決定從美國引進籃球隊來臺宣教:民國41年1952),第一批歸主籃球隊來臺巡迴比賽,利用中場休息時間,由球員唱聖詩、作見證呼召人決志信主。而這支球隊的班底來自印地安那州的泰勒大學Taylor University),與軍中多支球隊比賽交流,獲得良好效果,同時成為臺灣的常客,對臺灣籃球運動產生匪淺的影響


  除此之外,起初從國軍的宣教,拓展到整個臺灣的宣教,面臨外省士兵的國語、臺灣本土教會的臺語之難題,於是郝牧師等人改編了基督教導航會The Navigators)的函授課程來滿足這麼多人的需求,成功解決語言上的傳播障礙。郝牧師還與來自加拿大長老會的孫雅各、孫理蓮夫婦Jim and Lillian Dickson臺灣醫療工作上通力合作,從痲瘋病診所產房再到幼兒園,大大改善臺灣人的身心健康


  郝益民牧師心繫當時1,300萬臺灣人民,還拜訪了山區原住民部落,也遊歷了大城市。且響應臺灣教會的需求,留下協會人員,身為協會總理的他承擔臺灣福音豐收跟進工作,包括聖經函授課程教會同工培訓等項目,沿用他在河南時的漁夫福音策略」,教導人們成為門徒訓練者規模發展日益壯大,使遠東歸主協會成為一個得以與教會配搭、廣受歡迎的福音機構。


  民國59年1970),郝牧師因健康因素而退休,但仍為協會提供全職精神領導民國65年1976),他短暫擔任新設立的主席職務,不過最終決定辭去「海外十字軍」唯一領導人的職務,將主席一位交棒給他的朋友包樂(Luis Palau, 1934.11.27─2021.03.11)民國70年1981),當郝牧師因為妻子瑪格麗特的逝世感到悲痛不已,他仍趕緊收拾心情,與海外十字軍的其他同工一起遊覽了久違的中國大陸,在參觀當地政府批准的教會時,他意識到這可以透過無線電廣播來實現傳福音的工作。因此,他與遠東廣播公司FEBC)合作,為海外十字軍開闢了另一個宣教戰場,使他在臺灣、大陸的華人宣教事工都能兼顧


  民國94年200512月14日,郝益民牧師於加利福尼亞州里彭Ripon, California)逝世,享耆壽92歲。郝牧師的事蹟,有被「達拉斯基督教作家協會」(Dallas Christian Writers Guild)創始人珍妮‧汪伯納Jan Winebrenner)寫進西元1996年出版的《鋼鐵般的靈魂》(Steel in His Soul)一書裡。從小偷變成傳道人,從河南到臺灣,郝益民牧師「遠東十字軍」的宣教故事猶如許多冒險家的歷險記般大起大落,不失精彩。他生前的名言:「上帝帶我來中國不是為了我能為中國做些什麼,而是為了中國能為我做些什麼。」(God didn't take me to China for what I could do for China, but for what China could do for me.)他對中國的愛,永遠留在華人基督徒的心中。


Powerful Story of God's Faithfulness!


◎參考資料

Wikipedia contributors. "Dick Hillis."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14 Feb. 2024. Web. 21 Oct. 2024.

Wikipedia contributors. "Luis Palau."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14 Oct. 2024. Web. 21 Oct. 2024.

Wikipedia contributors. "沈丘縣." 維基百科, 自由的百科全書. 維基百科, 自由的百科全書, 26 Jun. 2024. Web. 26 Jun. 2024.‹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2%88%E4%B8%98%E5%8E%BF&oldid=83175397.

Wikipedia contributors. "拜歐拉大學." 維基百科, 自由的百科全書. 維基百科, 自由的百科全書, 8 Nov. 2022. Web. 8 Nov. 2022.‹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8B%9C%E6%AD%90%E6%8B%89%E5%A4%A7%E5%AD%B8&oldid=74510118.

● 魏外揚(民112年4月17日)。 籃球宣教士徐德培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民113年10月21日,取自:https://www.cosmiccare.org/Article/Detail/c8c98882-a999-43bf-a119-a0ea72042c3f

● Stephanie Chu.Dick Hilli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bdcconline.net/en/stories/dick-hillis (Oct 21,2024)

● 馬禮遜學園(民113年5月20日)。 異鄉的跑道-運動健將成為宣教士的故事臉書。民113年10月21日,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CosmicCare.morrison

● Adam Miller(民110年4月27日)。Powerful Story of God's Faithfulness!。YouTube。民113年10月21日,取自:https://www.youtube.com/@millerjadam

● TaylorAthletics(民112年1月16日)。Venture for Victory - A Documentary [Full Length Version]。YouTube。民113年10月21日,取自:https://www.youtube.com/@TaylorAthletics

● 大光網路書房:鋼鐵般的靈魂

Comments


©2019 by 中華民國志 R.O.C. HISTORY.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