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臺灣人的節日:原住民族日(國曆八‧一)

Updated: Dec 31, 2023


  原住民族日,為臺灣紀念原住民正名自我認同的節日,日期在8月1日。該日亦為中華民國的國定紀念日之一。原住民族,即臺灣島上最初定居的南島語族,係比中國人(華人、漢人)先在這片土地開墾的族群。


  民國73年(1984)12月29日,臺灣卑南族、排灣族出身的音樂家胡德夫(Parangalan)成立「臺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簡稱「原權會」),訴求臺灣原住民的人權,在全臺展開長期的社會運動,其中一項正是原住民族正名運動」。


  該運動訴求除了要求修改過去基於中華民族的定義而稱之為「山地同胞」的用法外,還包括有「恢復傳統人名使用」以及「恢復部落地方命名」等原住民傳統文化。

胡德夫(左)的「原權會」為原住民展開社會運動


  民國83年(1994)8月1日,經過國民大會第三次修憲後,憲法增修條文終於將「山胞」修正為「原住民」。民國86年(1997),中華民國政府進一步的將具有集體權屬性的「原住民族」一詞,寫進憲法裡


  民國94年(2005)6月15日,行政院為紀念原住民的正名,院會中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草案,明定每年8月1日為「原住民族日」。

原住民族長期為本屬於他們的傳統領域爭取權利


  「原住民族日」的重要意涵如下:


  第一,「原住民族」是臺灣原住民族自我決定的名稱,是族群主體意識的建構,也象徵自尊的重建及社會正當地位的追求。


  第二,正名運動的歷程,原住民族所爭取的,不僅是「名稱」的臺灣原住民族自我決定權,也包括自治及土地等核心的固有權利


  第三,原住民族日提醒臺灣全體人民,臺灣有其綿長久遠的歷史,至少六千年前,原住民族就已經在臺灣,並發展出多元而獨特的文化,期盼國人都能尊重並分享優美的原住民族文化


  第四,強調臺灣主體性,中華文化只是臺灣文化的一部分。


  臺灣是個多元文化的社會,也有多元認同,中華文化亦包含在此。以純粹的臺灣文化而言,正是原住民文化,因為原住民是比漢人更早在這片土地上的主人,對此,應當予以尊重


  臺灣原住民族無須以中國人自居,而以本族文化在這片土地屹立,而臺灣也不該遭口出「不會說臺灣(閩南)話,就不是臺灣人」之言的部分人士所綁架,原住民族才是真正的臺灣人

109.06.28 羅文好公民:原住民的怒吼 我們才是真正的台灣人!

113 views0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