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是中國人(華人、漢人)的傳統節日,別稱眾多,有上元節、元夜、元夕、小正月、小年、春燈節等稱呼。時間為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為新年後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是祭月、賞月的日子,也象徵著春天的到來,傳統新春定義的最後一天。
元宵節源於漢朝:傳說漢武帝劉徹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儀式,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亦有說法認為,武帝聽從謬忌之說,對於太一神十分虔誠,在甘泉宮修建太一祠壇,無論是伐南越、得天馬,甚至冬至也要祭祀太一神。
武帝在正月十五日祭拜太一神極為隆重,自黃昏開始,通宵達旦用盛大的燈火祭祀,加上夜晚常有流星經過祠壇之上,從此形成了正月十五張燈結綵的習俗。
正月十五轉變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過元宵節的風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漢明帝劉莊篤信佛法,聽從至天竺(印度)取經的蔡愔之建言,敕命正月十五夜,在宮內「燃燈表佛」,後來民眾紛紛效仿,皆點燈供奉佛祖。東漢末年,元宵節才正式初步形成。
隋朝初年,元宵節完全形成。再到國力空前強大的唐朝,元宵賞燈十分興盛,無論是京城或是鄉鎮,處處張掛彩燈,人們還製作巨大的燈輪、燈樹、燈柱等,滿城的火樹銀花。
宋朝燈節更加豐富多彩,元宵賞燈持續五天,燈的樣式繁複多樣,詩人辛棄疾寫道:「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說的就是當代燈節花燈無數,煙花如星雨,逛燈市也因此成為一項十分賞心悅目的活動。
明朝的燈節持續的時間更長,自初八開始點燈,謂之「上節日」,初八夜謂之「上節暝」,宣告燈節的開始,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以顯示歌舞昇平,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燈節。
明代宮廷也會張燈結綵,並模仿民間習俗,在宮內設置市集,有雜技、百戲等遊藝表演,宮中各人放煙花,燃爆竹,小孩提花燈。到了清朝,變得只有三天,但是燈火璀璨,燈也更加精緻奇幻,依然十分吸引人。
漢武帝崇拜太一
漢明帝開啟「燃燈表佛」
宋朝的元宵光景
元宵節著名的習俗,有燃點燈火、走橋、偷青、跳繩、咬堅果、食圓子(吃湯圓)、食元宵、猜燈謎等活動。燃燈首為常見,現代研究認為元宵節源於對火的崇拜和祈求新年豐收,人們點火以驅除蟲蛇猛獸之餘,並祭祀滿月,初期是點火把,後來分別發展成點篝火、掛燈籠的習俗。
傳統上,人們認為燈火具有驅魔降福、祈許光明的象徵意義,所以燃燈又具有避邪平安的意義。燃燈習俗於中國各地皆有不同的形式,如山西稱為「旺火」,陝西榆林神木縣稱為「點火塔塔」,閩南、廣東、臺灣等地也有祝賀添丁的開燈儀式。
也有些地區在元宵節前由娘家送花燈給新嫁的女兒或親友送給不育之家祈求添丁。也有不少地區的人會放天燈,祈求平安。在江蘇南京,每年會在元宵節舉行大型的秦淮燈會,大放花燈,有「秦淮燈彩甲天下」的美譽。上海城隍廟的的豫園燈會,為上海人元宵節常去場所。
我國自由地區(臺澎金馬)各地元宵活動,皆有特色:如新北平溪的放天燈、臺南鹽水的「鹽水蜂炮」、臺東的炮炸寒單爺、澎湖的乞龜祈福儀式、苗栗則有著名「苗栗火旁(ㄅㄤˋ)龍」、福建馬祖列島的元宵擺暝,以上可稱為「北天燈、南蜂炮、東寒單、西乞龜、中炸龍、外擺暝」。另有新北野柳「神明淨港」等各地具特色的風俗與豐富的文化資產。
在廣東、臺灣農村,元宵節也有「偷青」的習俗,粵為偷菜,臺為偷蔥。未婚女性在元宵節夜裡,以偷青來討個結婚吉兆的說法。臺灣俗語說:「偷挽蔥,嫁好翁;偷挽菜,嫁好婿。」(閩南語發音)
元宵節於有些地方,別有本土特有習俗:例如重慶開縣的「對罵」,元宵節當天,人們搬一張板凳坐在戶外,平時討厭誰可以盡情地罵,對方也不准還嘴。閩南則有兩村的小孩互擲石子,據說若不擲石子,村子裏就會發生瘟疫。福建惠安縣的出姓家族,完全不會歡度元宵節,因閩南語中「元宵」和「元消」近音,意味「元(朝)消(滅)」之意而拒絕慶賀。
山西元宵節的「旺火」
臺灣方面的元宵節天燈
而走橋習俗,又稱踩橋、踏橋、過吉祥橋、走百病、消百病、散百病、消散百病、遣百病、走不病等,也有些地方會冠以當地橋名,如廣東佛山稱為「過通濟橋」,浙江稱為「走太平」(「太平」是指太平橋),以祈求健康、驅除百病。在古代,這天是婦女少有可以外出走動、出遊的日子。
跳繩則是孩童於元宵節時特別熱愛的遊戲,視為祛病延年的娛樂活動,並有歌聲鼓聲伴奏,該習俗可追溯至南北朝。除了跳繩,還有燈謎遊戲,人們會把一些腦筋急轉彎之類的問題寫到紙上,然後用細線把每道問題掛在房頂上,讓人們來猜謎,猜中謎語的人,有時可獲得獎品。此外,還有咬堅果或糖果的習俗,祈求牙齒健康。
晚明的元宵走橋
華人孩子喜愛於元宵節玩跳繩
猜燈謎
作為元宵節主食的湯圓、元宵,源於宋朝,亦是此時節盛行的美食甜點。另外,還有其他美食:蝌蚪羹(煮綠豆糊拌鹵汁)、鹽豉湯(鹹豆豉、炸短麵條摻肉類燉煮)、蠶絲飯(染色細米粉,狀如麵線)、焦䭔(又名油䭔、糖䭔,麵粉米粉各半,摻砂糖搓成小圓球油炸)。
談起湯圓,各地亦有新奇製法:如臺灣彰化的鹿港,出了一種叫「上元圓」的古早味,非常特殊,有別於一般用搖的元宵或水煮的湯圓。上元圓是放在粽葉上排好後用蒸的,內餡有紅豆、芝麻、陳皮花生,但一年才賣一次,從清朝至今,流傳百年,為鹿港特有的傳統美食。
還有上海的「湯糰」,以黑洋沙為主,寧波赫洋沙湯糰更是上海人過元宵節首選。部分地方在元宵節也未必會吃湯圓、元宵,如浙江的台州地區,將正月十四當作元宵節,通常食用糟羹。
元宵節主食:圓子、元宵
彰化鹿港的「上元圓」
寧波赫洋沙湯糰
唐代詩人盧照鄰的一首《十五夜觀燈》述說:
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此詩說明夫妻於華麗的燈光裡,舉辦芳宴慶祝,精緻的燈具下,讓年輕男女更加光纖艷麗。燈光絢麗的色彩遙遙,看似分開了大地,繁多的燈火遠遠的點綴著天際。連接天河的燈光煙火,猶如星星,墜落下來,靠著高樓的燈,彷彿月亮懸掛於空中。還有美麗女子的笑容,映照在九枝的火光前。詩文正道盡元宵節的熱鬧繁華、浪漫歡樂。
明朝錢塘(杭州)瞿佑《雙頭牡丹燈記》亦道:「每歲元夕,於明州張燈五夜。傾城士女,皆得縱觀。」亦簡單勾勒出元宵的華美,青年男女外出觀燈,並趁機結識、相會,使元宵節有「中國情人節」的別稱。無論是季節的春天、戀愛的春天,元宵總是人人歡慶的春燈節。
明憲宗元宵行樂圖
清代慶賞元宵
元宵節的由來與傳說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