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之工程師節,日期為每年6月6日。民國29年(1940)的抗戰時期,時任教育部長的陳立夫先生(於民國90年逝世於臺北),擔任中國工程師學會第八屆理事長。當年12月15日在四川成都主持「中國工程師學會第九屆年會」。
陳先生在該屆年會提到:「根據紀載推算,四千兩百年前,大禹的誕辰是農曆十月十日,考據『治水先師』大禹誕辰為國曆6月6日。」三皇五帝的上古時代,堯帝在位期間,洪水氾濫是中原地區長期令人頭痛的問題,大河沿岸的百姓終日生活在滾滾水患的恐懼之中,困苦不堪。
於是堯便派遣大臣「鯀」(音ㄍㄨㄣˇ ,禹之父)來治水。但鯀採用「圍堵」、「障水法」的方式,一味在岸邊設河堤,治標不治本,水反而卻越淹越高,經過九年光陰仍無法徹底解決水患。
「遊戲大麥GameBarley」所製作的國產歷史遊戲《大禹治水》
一直到舜帝繼位後,舜便請鯀的兒子禹來治水,而禹改變其父的方式,改採「疏導」的方法,利用「水往低處流」的自然法則,疏通了九河。
禹治水期間「三過家門而不入」,因公忘私,甚至親自率領百姓,整天泡在泥水裡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積水導入江河,再引入海洋。經過了13年的治理,終於成功遏止水患,消除中原多年來洪水氾濫的災禍。
大禹治水,符合科學原理,展現中國人的智慧,分散江河的流水量,從治標的「圍堵」到治本的「疏導」,補父之過,造民之福,以科學方法解決民生大患,青出於藍,堪稱當代了不起的工程師。
基於古人大禹的精神,且為了感謝辛苦工作的水利工程師,陳立夫部長於民國32年(1943)將大禹之生日6月6日訂定為「工程師節」。抗戰勝利後,陳部長又於民國36年(1947)6月6日在重慶舉行「中國工程師學會年會」之刻,當時的水利專家另提案以此日並為「水利節」。
而臺灣光復初期歷經戰亂災難,許多工程人才付出心力,為建設臺灣耗神費力,也讓中華民國有了得以存續的空間,讓自由地區的【自由中國】在全世界看到「亞洲四小龍」的亮眼成就。以大禹為代表的工程師節(水利節),意在強調工程師之專業,亦表彰工程師克服艱鉅工程時「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克難精神。以該節日向中華民國的全體工程師致敬──
◎參考資料
● 鄭博文國際教育
● 維基百科─陳立夫
Komment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