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大陸北洋時期(1912─1928)的中華民國領土

Writer: 小魚兒小魚兒

Updated: Feb 18


民國11年(1922)的全國地圖【篇幅大,請稍待顯示,可四方滑移觀閱】


  中華民國於民國元年(1912)建立時,省份承襲清朝舊制,全國共設22省。當時執政的北洋政府在22個省之外設置【京兆】、【熱河】(今冀、遼、內蒙交界)、【察哈爾】(今冀西北、內蒙錫林郭勒盟)、【綏遠】(今已併入內蒙)、【川邊】(今川西、藏東)等幾個「特別區」,【西藏】、【蒙古】、【青海】等3地方,另保留【阿爾泰】、【塔城地區塔爾巴哈臺】、【伊犛】3地區(後均併入新疆省)。


  北洋政府的行政區劃級別為【省】、【道】、【縣】三級,並有「廢省置道」的計畫。當時全國設置93道,除甘肅省最多有7道外,各省平均數量大致在3至4個左右。


  北洋時的行政區劃大致如下:


(一)省


1. 直隸省(後國民政府的河北省,冀)

2. 奉天省(後國民政府的遼寧省,遼)

3. 吉林省(吉)

4. 黑龍江省(黑)

5. 山東省(魯)

6. 河南省(豫)

7. 山西省(晉)

8. 江蘇省(蘇)

9. 安徽省(皖)

10. 江西省(贛)

11. 福建省(閩)

12. 浙江省(浙)

13. 湖北省(鄂)

14. 湖南省(湘)

15. 陝西省(陝)

16. 甘肅省(甘)

17. 新疆省(新 or 疆)

18. 四川省(川)

19. 廣東省(粵)

20. 廣西省(桂)

21. 雲南省(滇)

22. 貴州省(黔)


(二)特別區


1. 京兆地方(北京)

2. 熱河特別區(後國民政府的熱河省,熱)

3. 察哈爾特別區(後國民政府的察哈爾省,察)

4. 綏遠特別區(後國民政府的綏遠省,綏)

5. 川邊特別區(後國民政府的西康省,康)


(三)地方


1. 西藏地方(藏)

2. 蒙古地方(蒙)

3. 青海地方(後國民政府的青海省,青)


(四)地區


1. 阿爾泰地區(民國6年6月1日,阿爾泰改為「阿山道」,併入新疆省)

2. 塔城地區塔爾巴哈臺(今新疆塔城市)

3. 伊犁地區(今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 

民國15年(1926)的全國地圖

Comments


©2019 by 中華民國志 R.O.C. HISTORY.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