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國古代的服飾:絲綢之路

Updated: Apr 2, 2023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


  中國特產的絲綢,又輕又柔,比任何用植物或動物纖維做的紡織品都受人歡迎,早在西元前3世紀時就聞名於世界。到了西元2世紀的漢朝時,隨著張騫多次出使西域,中國大量的絲織品開始不斷的往西運送,而發展出一條著名的「絲路」。


  這條絲路從長安出發,穿過河西走廊,越過黃沙大漠、崇山峻嶺,到達阿拉伯、波斯等地,全長7,000多公里,成為貫通東西文化交流的舞臺。


  千餘年來,不只是絲綢,各式各樣的商品、人種、語言、宗教、思想文化等物質的和精神的文明,都裝載在駱駝、驢子的背上,從東邊到西邊,從西邊到東邊移動,促成了中西文化、政治、經濟交流,一直到16世紀中西海陸交通大開後,絲路才漸漸失去它的重要性,也漸漸被人遺忘。


  大部分的人一聽到絲路,總以為是一條用柏油鋪成的堅固馬路、然而絲路大半卻是流沙遍布的沙漠,隨時會把駱駝或人的足跡淹沒。


  絲路最重要的交易品,當然是絲綢。絲綢由於輕巧,又不會破碎,很適合長途運送。那麼,外國人為什麼不自己紡紗織布,一定要從遙遠的中國翻山越嶺的把中國的絲織品運回去呢?因為外國人始終不知道絲是從蠶繭抽出來的,更不知道蠶是吃桑葉長大的,然後吐絲造繭的秘密。也就是說他們根本不知道中國人(華人)到底用什麼方法,織出那麼美麗的布來,所以只好用黃金換取絲綢


  中國人的保密工夫可說是做到家了,這要歸功歷代王朝的苦心經營。中國的君主怕外國人學會養蠶的方法後,就不會跟我們買絲,因此下了一道命令:凡是偷運蠶種出國的人一律處死


  不過這個祕密終究還是洩漏了出去。原來是唐朝的文成公主下嫁到吐蕃(今西藏)時,偷偷把蠶種藏在髮髻裡,帶出了中原。後來吐蕃國的人為了感謝公主的大恩大德,把她尊為女神奉祀。


  在和闐附近出土的一批遺物中,就發現有一塊木板,上面畫著一幅畫。圖的中央坐著一個戴著寶冠的公主,旁邊放著一籃東西,左邊有一個婦人舉起左手指著公主的寶冠,就是在說寶冠下藏著公主從中原帶來的蠶種,另一邊放的就是紡紗用的紡錘


  據說在更早的北魏時代,東羅馬派來中國的兩名傳教士,就曾經把蠶種藏在竹拐杖中帶回他們自己的國家。蠶種的外傳,開展了歐亞地區的紡織工業,絲路所隱藏的神秘性也逐漸消失。

西藏布達拉宮的《文成公主入藏圖》


※《民國志》補充:


  傳統的「絲路」一般可分為三段,而每一段又都可分為北中南三條線路(東段於宋時另加「青海道」)。其三段分述如下:


1. 東段:從陝西的長安到位於甘肅的玉門關、陽關。漢初由張騫開闢


2. 中段:從玉門關、陽關以西至蔥嶺(帕米爾高原)。西漢時所開闢。


3. 西段:從蔥嶺往西經過中亞、西亞直到歐洲。為東漢時開闢。


  東段線路如下,三線均從河南的洛陽出發:


1. 北線:從甘肅的涇川、靖遠,或是寧夏的固原、海原、中衛,至甘肅的武威,路線最短,但沿途缺水、補給不易


2. 中線:從甘肅的涇川轉往平涼、會寧、蘭州至武威,距離、補給均適中


3. 南線:從陝西的鳳翔,或是甘肅的天水、隴西、臨夏,或是青海的樂都、西寧,至甘肅的張掖,但路途漫長


4. 青海道:北宋於10世紀末期,繞開地處河西走廊的西夏的領土,開闢了從天水經青海至新疆塔里木盆地的一條新商路。


  中段線路如下,主要是塔里木盆地境內的諸線路,隨綠洲、沙漠的變化而時有變遷:


1. 南道(又稱「于闐道」):東起陽關,沿新疆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經若羌(鄯善)、和田(于闐)、莎車等至蔥嶺


2. 中道:起自玉門關,沿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經新疆的羅布泊(樓蘭)、吐魯番(車師、高昌)、焉耆(尉犁)、庫車(龜茲)、阿克蘇(姑墨)、喀什(疏勒)到中亞的費爾干納盆地(大宛)


3. 北道:起自甘肅的安西(瓜州),走天山北麓,經新疆的哈密(伊吾)、吉木薩爾(庭州)、伊寧(伊犁),直到今吉爾吉斯的碎葉。北道是唐朝時才開闢的絲路。


  西段線路如下,自蔥嶺以西直到歐洲,都是絲路的西段,它的北中南三線分別與中段的三線相接對應。其中經歐亞交界的裏海到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的路線是在盛唐時代開闢:


1. 北線:沿鹹海、裏海、黑海的北岸;經過碎葉、怛羅斯(塔拉茲)等、俄羅斯的阿斯特拉罕(伊蒂爾)等地到伊斯坦堡(君士坦丁堡)。


2. 中線:自新疆的喀什起,走費爾干納盆地,烏茲別克的撒馬爾罕、布哈拉等到馬什哈德(伊朗),與南線匯合


3. 南線:起自帕米爾山,可由克什米爾(中印巴交界)進入巴基斯坦和印度,也可從白沙瓦、喀布爾、馬什哈德、巴格達、大馬士革等前往歐洲。

傳統絲路(圖片來源:地理教室,無國界


◎參考書目

● 簡松村(1989)。《華一兒童知識寶庫:歷史篇》。臺北:華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