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史記‧卷三十九‧晉世家‧第九/唐叔虞

Updated: Sep 2, 2022


◎史記:


  初稱《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是西漢漢武帝時期的任職太史令(古代官職,負責記錄國史)的司馬遷編寫的紀傳體史書


  該書記載自傳說中的黃帝至漢武帝太初年間共2,500年的中國歷史,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全書包括本紀12卷、世家30卷、列傳70卷、表10卷、書8卷,共130卷,52萬6500餘字


◎晉世家:


  紀錄東周時代的晉國歷代國君的事蹟,以及其統治期間的晉國(約今山西)重要史蹟,並對其政權作出總評


  整段晉國歷史包括其成就「春秋五霸」之一的過程,以及周顯王20年(前349)被韓、趙、魏等三家大夫瓜分滅亡的結局。


  晉國共歷38位君主,另有2位曲沃君主(名義上有3位,但第3位武公後來統一晉國,故算進38位的晉君內),從周成王年間(前1042 - 前1021)

至周顯王20年(前349),晉國政權約600、700年左右


◎史記作者:


《史記》作者: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 - 約前86),字子長,龍門(今山西河津)人,是漢朝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其父司馬談是太史令,所以司馬遷在十歲時已能誦讀古文《尚書》、《左傳》、《國語》等書。


  司馬遷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等大儒,並暢遊各地,採集傳聞。後繼承父業,接任太使令一職,還潛心修史,開始了《史記》的寫作,開創紀傳體史學,稱「太史公」。


◎晉唐叔虞活動年代:

  姬虞受封唐國的實際年代不詳,估約西元前11世紀左右。


◎本文:


  晉唐叔虞(注1)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初,武王與叔虞母會時,夢天謂武王曰:「余(注2)命女生子,名虞,余與之唐。」及生子,文在其手曰「虞」,故遂因命之曰虞。


  武王崩,成王立(注3),唐(注4)有亂(注5),周公誅滅唐。成王與叔虞戲(注6),削桐葉為珪(注7)以與叔虞,曰:「以此封若(注8)。」史佚(注9)因請擇日立叔虞。成王曰:「吾與之戲耳(注10)。」史佚曰:「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於是遂封叔虞於唐。唐在河、汾(注11)之東,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姓姬氏,字子于。

「桐葉封弟」的故事、「君無戲言」的典故


※注釋:


(1)晉唐叔虞:晉(唐)國政權的初代國君叔虞。叔虞,即姬虞,字子于,晉絳都今(山西絳縣)人,是周武王姬發第三子、周成王姬誦同母之弟,母親為邑姜。


(2)余:我,代第一人稱。


(3)武王崩,成王立:約西元前1043年,周武王駕崩。約西元前1042年,周成王被周公姬旦立為新一代周天子,成王繼位時尚為年幼,由周公攝政,代成王行事。


(4)唐:商周時一個祁姓諸侯國,為陶唐氏堯的後代的封國。後被周公攻滅,又被周成王分封為其弟姬虞(約西元前11世紀時)。唐國傳到第二代國君姬燮(ㄒㄧㄝˋ )時,改為「晉國」。


(5)亂:叛變、造反。


(6)戲:玩耍、嬉遊。


(7)珪:玉珪,同「圭」,乃古代諸侯在大典時所持的一種玉器。


(8)以此封若:用這個分封你。封,舊時帝王以土地、爵位、名號授給王族或有功的人。若,你、你的。


(9)史佚:原名尹佚,尹逸,姞姓,西周初年太史,生卒年不詳,今山西省翼城縣唐興鎮東關村史家圪墶人。自商朝西伯侯(周文王)姬昌時便任職史官,輔佐文王、武王、成王等幾朝的元老。


(10)耳:位於句末,表決定的意思,相當於「矣」、「了」。另有表限制的意思。相當於「而已」、「罷了」。


(11)河、汾:黃河、汾河。

後世之人為唐叔虞所作塑像

21 views0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