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小魚兒

參觀故宮博物院:青銅器是珍貴的國寶

Updated: Dec 31, 2023


西周宣王的「毛公鼎」,為「故宮三寶」之一


毛公鼎裏刻了497個字是目前知道銘文最長的銅器


商朝的饕餮紋方鼎(左上)、饕餮紋鼎(左下);周朝的作册大方鼎(右上)、饕餮方鼎(右下)


周朝的鳳紋卣(一ㄡˇ)。卣為當時的酒器。


鐘鼎上的饕餮裝飾


  中國商周時期的青銅器,是世界上最美的青銅器物。在商周時代,青銅器的地位相當尊貴。傳說夏朝的大禹,曾經鑄造了九個大鼎,象徵古代中國的九大州,誰擁有了這九個大鼎,誰就是中國的主人,因此它也可以說是國家主權的象徵


  青銅器依照它們的用途,可以分為食器、酒器、樂器、水器、兵器,以及雜器。在青銅器上可以看到一個很特別的圖案,這個圖案以前的人叫它做「饕餮」,據說牠是一隻很貪吃的動物,但是現代人研究的結果,已經不再叫牠「饕餮」,而是把牠改叫作「獸面紋」。


  還有,在銅器上,大家也會看到刻有古代的文字,這些文字就叫做「銘文」;有的銘文是寫做這件器物的原因,有的則記載當時的重要大事。這些銘文,對研究商周的歷史都是有很大的幫助。像故宮收藏的「毛公鼎」、「散氏盤」、「宗周鐘」,都有很長的銘文,這三件青銅器都是很珍貴的歷史寶物。

春秋晚期用來裝酒的「獸帶紋壺」(左);西周的樂器「宗周鐘」(右)


商朝中期的饕餮紋鼓模型


西周用來洗手的「散氏盤」,還牽扯散、氏兩國因國界糾紛的和議書


※《民國志》補充:




  所謂「九州」,為中國古代的一種地理區劃概念。《尚書·禹貢》《爾雅·釋地》《周禮·職方》《呂氏春秋·有始覽》及《容成氏》等先秦典籍中,均有「九州」區劃的記載,但相互之間存有差異。九州概念的產生時間雖有爭議,但產生於先秦時期己成為學界的共識


  尤其《尚書·禹貢》中所述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成為後世理解華夏世界的地理基礎,故後世提到「九州」時,通常指的是《禹貢》九州


  九州的範圍東至東海,含遼東地區在內,北以戈壁大漠及燕山山脈作為漢民族地區與草原遊牧民族地區的分界線。西以河西走廊、巴蜀與藏地相接,向南囊括嶺南地區。其地理範圍與古代漢族傳統聚居地區重疊,稱為「華夏九州」或「漢地九州」。


  九州又稱「赤縣神州」或「十二州」。「赤縣神州」一詞最早出自戰國時期陰陽家鄒衍;「十二州」傳說是由大舜所劃分的地理區劃,從冀州分置出並、幽、營三州,加上原來的九州,總共為十二州。


  而「饕餮」為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一種怪物、魔獸,別名叫「狍鴞」,古書《山海經·北次二經》介紹其特徵為:「其形狀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齒人手。」 其名可比喻貪婪之徒、貪吃的人,人們一般稱這種人為「老饕」。正面意義可比喻講究美食的人,又稱「饕客」。

國產遊戲《軒轅劍参外傳 天之痕》所作「饕餮」形象

◎參考書目

● 簡松村(1989)。《華一兒童知識寶庫:歷史篇》。臺北:華一。

● 《中國歷史地圖大圖鑑》禹貢九州圖

118 views0 comments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