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家、姜家從瓜得女(中國版的「桃太郎」XD)
山海關一段的長城,曾經重修過,據說是給孟姜女哭倒的。
民間傳說在秦始皇的時候,山海關附近住了兩戶人家,一家姓孟、一家姓姜,兩家都沒有孩子。有一天,孟家種的一棵瓜爬到姜家。不久瓜熟了,兩家準備剖開,各分一半。沒想到瓜一切開來,沒有瓜肉,也沒有瓜子兒,裏頭躺著一個白白胖胖的女娃兒。
孟姜兩家看了,高興得不得了,認為是老天送給他們的,就把女娃兒叫做「孟姜女」, 一起把她養大。
孟姜女長大後,許配給一個叫范杞良的讀書人,兩人非常恩愛。當時秦始皇要把從前造在各地的邊城連起來,變成長城,需要很多民伕,就到處抓人,范杞良也被抓走了。
孟姜女日等夜等,每天都盼著范杞良平安歸來,但是一個月、兩個月……半年過去了,范杞良沒一點兒音訊,孟姜女再也沒辦法等下去了,就一個人趕到修城的工地去。
誰知道范杞良早就死了,屍體被拿去填牆,孟姜女哭得死去活來,她越哭越厲害,哭聲直衝雲霄。長城的磚頭一塊塊掉下來,范杞良的屍體露了出來,孟姜女抱著屍體哭得肝腸欲斷。
孟姜女哭倒長城,抱著丈夫屍首
秦始皇聽說孟姜女長得很漂亮,便下令把孟姜女帶到皇宮,準備納她做妃子。孟姜女答應了,不過要秦始皇跟她一起遊海成親。秦始皇不知道孟姜女的用意,高興得馬上叫人被船出海。
船到海中時,孟姜女趁秦始皇不注意時縱身一跳,投海自殺。秦始皇氣得火冒金星,叫人把孟姜女的屍體撈上來,切成肉條、撒到海裡。沒想到肉條一碰到水,都變成瘦瘦長長的魚,從此以後,大家都把這種魚叫做「麵條魚」。看到的人都說:「麵條魚的眼睛,好像掛著淚水呢?」
「孟姜女哭倒長城」的故事,無法考據,很可能是當時人民不滿苛政杜撰出來的。
孟姜女投海自盡,不從秦皇
※《民國志》補充:
先前《萬里長城:血流成淚的長城》有提到此故事的來源。不過史實並沒有「哭」、「長城」、「城崩」、「投水」等情節。
而「哭」的情節早在戰國典籍《禮記·檀弓》記曾子提到:「杞梁死焉,其妻迎其柩於路,而哭之哀。」西漢劉向的《說苑·善說篇》加上「崩城」的內容:「昔華周、杞梁戰而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為之崩,城為之阨。」
劉向後來在《列女傳》又加上「投淄水」的情節:「杞梁之妻無子,內外皆無五屬之親。既無所歸,乃就其夫之屍於城下而哭之,內誠動人,道路過者,莫不為之揮涕,十日而城為之崩。」「乃枕其夫屍於城下而哭之,內誠感人,道路過者莫不為之揮涕。十日城為之崩。既葬,曰:『我何歸矣?亦死而已。』遂赴淄水而死。」
唐代貫休的詩作《杞梁妻》首次將背景移作於秦朝,並將「崩城」變成「崩長城」:「秦之無道兮四海枯,築長城兮遮北胡。築人築土一萬里,杞梁貞婦啼嗚嗚。上無父兮中無夫,下無子兮孤復孤。一號城崩塞色苦,再號杞梁骨出土。疲魂飢魄相逐歸,陌上少年莫相非。」此時的內容已經形成得差不多了。
故事傳誦到元朝,被搬上舞臺,成為戲劇。明末顧炎武的《日知錄》中闡述了孟姜女的故事演變過程。
傳說海中有一塊巨石就是孟姜女的墓碑
◎參考書目● 簡松村(1989)。《華一兒童知識寶庫:歷史篇》。臺北:華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