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護師節(國曆五‧一二)
- 小魚兒
- 22 hours ago
- 10 min read
Updated: 4 hours ago
國際護師節源於西洋,國際護理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 ICN)於民國元年(1912)為了紀念英國護理師南丁格爾(Florence Nightingale)女士的成就,倡議各國醫院與護士學校在每年5月12日「南丁格爾誕辰日」舉辦紀念活動,並將5月12日訂為「國際護士節(International Nurses Day, IND)」,用以緬懷這位現代護理學的鼻祖。
而我國護理師的歷史,可追溯至清末年間:清德宗光緒10年(1884),美國傳教士兼護士麥克奇尼(Miss Elizabeth Mckechnie)來華從事護理工作,光緒13年(1887)於近江蘇的上海婦孺醫院(又名「西門婦孺醫院」,Margaret Williamson Hosipital),提倡「南丁格爾護理」,開啟中國護理之史。
佛蘿倫絲‧南丁格爾(1820.05.12 - 1910.08.13)
隨著外籍專業醫護人員在中國積極培育當地人才,僅光緒26年至民國4年(1900─1915)期間,英美教會所辦理的護校就有36所。這段期間的光緒34年(1908),美國護士信寶珠(Cora E. Simpsn)來華,隔年(光緒35年,1909)8月促進「中國看護組織聯合會」(今大陸地區的「中華護理學會」,與我方「中華護士會/台灣護理學會」不同)於江西牯嶺成立。
民國3年(1914),第一屆全國護士大會在上海召開時,「中華護士會」成立。我國護士鍾茂芳女士取「護」為保護、撫育之意,取「士」表示學者之意,將英文Nurse譯為「護士」(未畢業的學生則稱「護生」),該中文詞彙就此成為專業護理人員的代名詞。民國11年(1922),中華護士會加入國際護理協會。
中華民國【台灣護理學會】現今會徽(最初為【中華護士會】)
我國護理人員不斷輩出人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乃是於民國19年(1930)自協和醫學院護理科畢業的河北北平籍周美玉女士,有「軍護之母」、「中國南丁格爾」、「臺灣第一女將軍」等尊稱,經歷清末民國初建、五四運動、八年抗戰、中央遷臺、臺灣護理體系建樹(如國防醫學院在臺復校之重建、台灣大學護理學系的創建),最後於民國90年(2001)安詳於臺北。
民國21年(1932),中央政府(國民政府)為加緊追展衛生事業,於首都南京創立「國立中央高級護理職業學校」,成為第一所政府開辦的護校。同年間,中華護士會向政府正式登記為人民團體,奉命以「中華護士學會」名稱立案。民國23年(1934)12月,政府由內政部、教育部共派代表4人,並聘請資深護士會員5人組成「中央護士教育委員會」,為當時護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指導機關。
我國「軍護之母」周美玉女士
民國24年(1935)7月,教育部函全國護士學校一律向其辦理立案手續,並限定於民國25年(1936)6月1日前完成。同時,教育部將護校規章、課程標準、教材大綱、護校立案須知等小冊子分發各校,以便各校執行。而該年資料顯示:歷年領有中華護士學會所頒發文憑者,總計4,805人,男1,477人、女3,328人。
民國25年1月,政府頒布《辦理護士註冊章程》,正式執行護士登記工作;同時頒布《護士暫行條例》,管理護理人員。民國26年(1937)政府接手舉辦全國護士畢業會考;該年間,衛生署登記的合格護士為575人,當年教育部所掌握到的畢業護士總共6,886人。此後進入抗戰期間,我國護理人員總動員,為戰時醫護工作不遺餘力地奉獻。民國31年(1942),中華護士學會更名為「中國護士學會」,重新向政府登記立案人民團體。
我國大陸時期醫護人員統計表(可左右滑移閱覽)
民國38年(1949),大陸淪陷,政府遷往臺灣地區,一路跟隨的中國護士學會一度與與國際護理協會中斷聯繫。同年間,臺灣省護士公會成立。1月,台南市護士公會成立。3月,基隆市、台北市護士公會成立。4月,台中市、新竹市、嘉義縣護士公會成立。民國40年(1951)5月25日,新竹縣護理師護士公會成立;同年6月23日,屏東縣護士公會成立。
依「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查詢,「國際護士節」的用詞,最早出現在民國41年(1952)5月12日舉辦的「臺北國際護士節及南丁格爾女士誕辰紀念大會」,在陳誠副總統(於民國54年任內病逝)的講稿中出現該詞。民國46年(1957),台南縣護士公會(民國104年改成今日之「大臺南護理師護士公會」)成立。
民國49年(1960),中國護士學會於臺北登記為「中華民國護士學會」,隔年(民國50年,1961)又更名為「中華民國護理學會」,並成功在國際護理協會恢復會籍。民國54年(1965)8月18日,台灣省高雄市護士公會(民國78年改成今日之「高雄市護理師護士公會」)成立。
民國57年(1968),台中縣護士公會(民國103年2月22日改成今日之「臺中市大臺中護理師護士公會」)成立。民國58年(1969),彰化縣護士公會成立。民國60年(1971)1月,臺北縣(今「新北市護理師護士公會」)、宜蘭縣護士公會成立。
民國61年(1972)2月14日,桃園縣護士公會(民國103年改成今日之「桃園市護理師護士公會」)成立。同年5月12日,台東縣護士公會成立。民國63年(1974)5月12日,高雄縣護士公會(民國106年9月5日改成今日之「新高雄護理師護士公會」)成立。
民國64年(1975)12月2日,臺灣省會成立南投縣護理師護士公會。民國66年(1977)3月,花蓮縣護士公會成立;同年4月16日,苗栗縣護士公會成立。民國68年(1979)10月16日,雲林縣護士公會成立。
民國72年(1983)2月26日,嘉義市護士公會成立。民國73年(1984)9月8日,福建省戰地前線成立金門縣護士公會。民國74年(1985),為符合「護理人員管理規則」的實際需要,臺閩地區及其各縣市護士公會逐一統一更名為「護理師護士公會」。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會徽
民國77年(1988),自由地區(臺灣地區/臺閩地區)的臺灣省、台北市、高雄市三護理師護士公會發起申請成立「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獲內政部准予籌組,後於民國78年(1989)3月3日召開成立大會,4月10日經內政部核准立案。
民國87年(1998)起,我方開始邀請大陸地區、港澳地區參加中華民國護理學會辦理之「護理研究論文發表會暨兩岸護理學術交流」,為融冰後的兩岸護理專業之交流與互動,奠定良好根基。民國90年起(2001)起,全臺護理師護士公會依據《民法》、《人民團體法》等相關法規陸續登記為社團法人。民國91年(2002)5月,中華民國護理學會更名為「台灣護理學會」。
陳誠副總統於民國41年【臺北國際護士節及南丁格爾女士誕辰紀念大會】講稿中首度出現「國際護士節」之中文譯名
民國94年(2005),代表中華民國的台灣護理學會以地主國身分舉辦「ICN國家代表會議暨23屆國際護士大會」(現稱「國際護理大會」),共計148個國家四千多位貴賓參與盛會。民國97年(2008),於該會國際會議廳召開「第九屆ICN亞洲護理人力論壇與第五屆亞洲護理學會聯盟會議」。
同年3月,因應臺灣省精省,刪除《省護理師護士公會》組織,台灣省護理師護士公會所屬21縣、市護理師護士公會均加入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民國98年(2009)3月28日,成立60年之台灣省護理師護士公會劃上圓滿句點,正式解散。
台灣護理學會為了提昇護理人員的自覺意識,也希望在民眾心中能夠建立起對於護理人員的專業地位,於民國99年(2010)在國際護師節聯合慶祝大會第一次籌備委員會中,決議將每年5月12日原名為「國際護士節」,正式更名為「國際護師節」,將「護士」提昇至「護理師」的層級,藉以符合臺灣護理教育體制改革的現況與目標,並進一步精分「護理師」與「護士」之專業。
「護理師」和「護士」的差別是什麼?(圖源:paqqo)
此外,臺灣地區因考量高職畢業的護理人員心理年齡尚不成熟,在人生經驗較少的情況下,剛畢業的護理學子們並不適合站在前線,面對生、老、病、死的醫療環境,於是高職護理科早於民國94年開始停招,民國102年(2013)時也停辦「護士」等級普考。
民國100年(2011),台灣護理學會與國際護理協會共同辦理「國際認證暨法規論壇」,共14國44位護理法規制定者、ICN代表及多國的衛生部護理官員共同參加。我國自民國103年(2014)起每三年定期舉辦「亞太地區護理研究會」、我方於兩岸關係上又與中華(陸方)、香港、澳門護理學會(香港以「護理學院」為名、澳門以「護士學會」為名)輪流辦理「兩岸四地護理高峰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民國106年(2017)輪由我方主辦。台灣護理學會積極參與海峽兩岸護理學術研討會,分享與學習兩岸優異之研究成果。
大陸地區「中華護理學會」
香港地區「香港護理學院」
澳門地區「澳門護士學會」
自民國104年(2015)起,作為中華民國代表的台灣護理學會與國際護理協會共同辦理「ICN變革領導培訓營」,還加入「世界災難護理學會」,培育護理人員成為具備因應醫療衛生環境改變之能力的卓越領導者、管理者。民國108年(2019),福建省馬祖列島成立連江縣護理師護士公會,9月22日召開成立大會,為我方遷臺以來最後一個成立的護理師護士公會。至此,全臺護理師護士公會的會員約略總計有11萬人以上。
據民國112年(2024)4月資料統計:臺灣地區具有護理師證照的人數為31萬7,591人,實際執業人數有18萬6,167人,分別為護理師16萬9,185人(90.9%)、護士16,982人(9.1%)。我國從清末外國人扶助興起的中國護理事業,轉而由國人自主運作,經歷多次戰亂,無數中華護理師貢獻,至我方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的重整,持續在國際與兩岸發揮南丁格爾之精神。
全臺縣市護理師護士公會 | 會員人數(依據各公會沿革所示) |
台北市護理師護士公會 | 32,000 |
新北市護理師護士公會 | 20,000 |
高雄市護理師護士公會 | 不明 |
新高雄護理師護士公會 | 9,800 |
台南市護理師護士公會 | 8,100 |
大臺南(原台南縣) 護理師護士公會 | 4,826 (截至98.03) |
桃園市護理師護士公會 | 8,000 |
宜蘭縣護理師護士公會 | 3,300 |
花蓮縣護理師護士公會 | 3,100 |
嘉義市護理師護士公會 | 不明 |
嘉義縣 護理師護士公會 | 2,600 (截至民國96年為止) |
彰化縣護理師護士公會 | 4,600 |
新竹縣護理師護士公會 | 3,000 |
新竹市護理師護士公會 | 不明 |
臺中市 護理師護士公會 | 13,760 人 (截至110年底) |
臺中市大臺中(原台中縣)護理師護士公會 | 不明 |
基隆市護理師護士公會 | 不明 |
苗栗縣護理師護士公會 | 不明 |
南投縣護理師護士公會 | 2,000 |
雲林縣護理師護士公會 | 不明 |
台東縣護理師護士公會 | 不明 |
屏東縣護理師護士公會 | 不明 |
金門縣 護理師護士公會 | 318 (截至108.11) |
連江縣護理師護士公會 | 不明 |
◎參考資料
● Wikipedia contributors. "弗羅倫斯·南丁格爾." 維基百科, 自由的百科全書. 維基百科, 自由的百科全書, 11 May 2025. Web. 11 May 2025.‹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BC%97%E7%BE%85%E5%80%AB%E6%96%AF%C2%B7%E5%8D%97%E4%B8%81%E6%A0%BC%E7%88%BE&oldid=87250636›.
● Wikipedia contributors. "周美玉." 維基百科, 自由的百科全書. 維基百科, 自由的百科全書, 30 Mar. 2025. Web. 30 Mar. 2025.‹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91%A8%E7%BE%8E%E7%8E%89&oldid=86633587›.
● Wikipedia contributors. "陳誠." 維基百科, 自由的百科全書. 維基百科, 自由的百科全書, 28 Apr. 2025. Web. 28 Apr. 2025.‹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99%B3%E8%AA%A0&oldid=87027091 ›.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周春燕(2014年12月)。〈婦女與抗戰時期的戰地救護〉。《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24,133-224。
● 台灣護理學會沿革
● 楊健良(民112年5月12日)。5月12日-國際護師節(International Nurses Day)。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民114年5月13日,取自:https://forum.nhri.edu.tw/r145/
● paqqo(民113年1月17日)。「護理師」和「護士」的差別是什麼?paqqo帶你3分鐘了解護理師正名運動及緣由。paqqo。民114年5月13日,取自:https://www.paqqo.com.tw/Article/Detail/44636
● 台灣護理學會Taiwan Nurses Association(TWNA)(民114年2月16日)。TWNA's 110th Anniversary。YouTube。民114年5月13日,取自:https://www.youtube.com/@TWNAOrg
● 專注幸福 Focus on happiness(民112年5月12日)。👍❤️🙏【國際護師節】國際護士節 由來與意義 南丁格爾 護理事業的貢獻👍❤️🙏 感恩醫護人員對人民所有的貢獻與付出。YouTube。民114年5月13日,取自:https://www.youtube.com/@Focus.on.happiness
● 抖音百科─中華護理學會
● 香港護理學院
●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民98年4月)。〈台灣省護理師護士公會圓滿完成任務護〉。《全聯護訊》,68。
●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民108年10月)。〈連江縣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護訊》,131。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