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小魚兒

史記‧卷卅四‧燕召公世家‧第四/周室燕國

Updated: Jul 13



小貝《【中國古代歷史】燕國成長史,從春秋到戰國》


(承 召公奭


◎燕召公世家:


  《史記》當中,紀錄自周朝王室「召公」姬奭受封的燕國(約今河北北部遼寧西部事蹟,包括其諸侯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的過程、最終被秦國消滅的結局,以及司馬遷對其之總評


  《燕召公世家》雖提到召公新封燕國,但召公自身留在原封地召國以及周朝京畿之地,則指定長子姬克前往掌管燕國(根據大陸歷史教授彭華出版的《燕國史稿》、歷史學者陳平所著《燕史紀事編年會按),依現有史料,召公名義上雖為燕國始祖,但實未統治該地,燕國實際的開國君主應為姬克


  另外一提,民國102年(2013)臺灣大宇資訊推出以周初為歷史背景的角色扮演遊戲《軒轅劍陸 鳳凌長空千載雲》,該遊戲的最後魔王正是設定為燕侯克

國產遊戲《軒轅劍陸》的姬克形象


◎燕國活動年代:

  周時受封實際年代不詳,估約西元前11世紀左右,燕易王開始稱王於西元前323年,滅亡於秦國約西元前222年


  如以史書上「八九百歲」往回推算,燕國受封年代應於西元前1022年或西元前1122年左右。


  依現有史料,燕國共傳43位國君,但第五代至第十代中隔數世不明、失載,燕侯克、燕侯旨、燕侯舞、燕侯憲、燕侯和、燕伯聖等君主在位期間不明,直到第十代君主燕惠侯才有確切年代,均標註於以下【本文】當中「燕侯紀年」後的藍色括弧內


◎本文:

東周的春秋時代,燕國大略位於河北


  自召公已下九世至惠侯。燕惠侯當周厲王奔彘,共和之時。(注1)


  惠侯卒,子釐侯立。是歲,周宣王(注2)初即位。釐侯二十一年(前806)鄭桓公(注3)初封於鄭。三十六年(前791),釐侯卒,子頃侯立。


  頃侯二十年(前771),周幽王淫亂,為犬戎(注4)所弒。秦始列為諸侯。


  二十四年(前767),頃侯卒,子哀侯立。哀侯二年(前765)卒,子鄭侯立。鄭侯三十六年(前729)卒,子繆侯立。


  繆侯七年(前722),而魯隱公元年也。十八年(前711)卒,子宣侯立。宣侯十三年(前698)卒,子桓侯立。桓侯七年(前691)卒,子莊公立。


  莊公十二年(前679)齊桓公(注5)始霸。十六年(前675)與宋、衛共伐周惠王,惠王出奔溫,立惠王弟穨為周王(注6)。十七年(前674)鄭執燕仲父而內惠王於周(注7)。二十七年(前664)山戎(注8)來侵我,齊桓公救燕,遂北伐山戎而還。燕君送齊桓公出境,桓公因割燕所至地予燕,使燕共貢天子,如成周時職(注9);使燕復修召公之法。三十三年(前658)卒,子襄公立。


  襄公二十六年(前632)晉文公(注10)為踐土之會,稱伯。三十一年(前627)秦師敗於殽(注11)。三十七年(前621)秦穆公(注12)卒。四十年(前618),襄公卒,桓公立。


  桓公十六年(前602)卒,宣公立。宣公十五年(前587)卒,昭公立。昭公十三年(前574)卒,武公立。是歲晉滅三郤大夫(注13)


  武公十九年(前555)卒,文公立。文公六年(前549)卒,懿公立。懿公元年,齊崔杼(注14)弒其君莊公。四年(前545)卒,子惠公立。


  惠公元年(前544),齊高止(注15)來奔。六年(前539),惠公多寵姬,公欲去諸大夫而立寵姬宋,大夫共誅姬宋,惠公懼,奔齊。四年,齊高偃如晉,請共伐燕,入其君。晉平公許,與齊伐燕,入惠公。(注16)惠公至燕而死。燕立悼公。


  悼公七年(前529)卒,共公立。共公五年(前524)卒,平公立。晉公室卑,六卿始彊大。(注17)平公十八年(前506)吳王闔閭破楚入郢。(注18)十九年(前505)卒,簡公立。簡公十二年(前493)卒,獻公立。晉趙鞅圍范、中行於朝歌。(注19)獻公十二年(前481)齊田常弒其君簡公。(注20)十四年(前479),孔子卒。二十八年(前465),獻公卒,孝公立。

東周的戰國時代,燕國為七雄之一


  孝公十二年(前453)韓、魏、趙滅知伯,分其地,三晉彊(注21)


  十五年(前450),孝公卒,成公立。成公十六年(前434)卒,湣公立。湣公三十一年(前403)卒,釐公立。是歲,三晉列為諸侯。(注22)


  釐公三十年(前373)伐敗齊於林營。(注23)釐公卒,桓公立。桓公十一年(前362)卒,文公立。是歲,秦獻公卒。秦益彊。(注24)


  文公十九年(前343)齊威王(注25)卒。二十八年(前334)蘇秦始來見,說文公。(注26)文公予車馬金帛以至趙,趙肅侯用之。(注27)因約六國,為從長。(注28)秦惠王以其女為燕太子婦。(注29)


  二十九年(前333),文公卒,太子立,是為易王。



  燕噲既立,齊人殺蘇秦。蘇秦之在燕,與其相子之為婚,而蘇代與子之交。(注32)及蘇秦死,而齊宣王復用蘇代。燕噲三年(前318)與楚、三晉攻秦,不勝而還。(注33)子之相燕,貴重,主斷。(注34)蘇代為齊使於燕,燕王問曰:「齊王奚如(注35)?」對曰:「必不霸。」燕王曰:「何也?」對曰:「不信其臣。」蘇代欲以激燕王以尊子之也(注36)。於是燕王大信子之。子之因遺蘇代百金,而聽其所使。(注37)


  鹿毛壽謂燕王:「不如以國讓相子之。人之謂堯賢者,以其讓天下於許由,許由不受,有讓天下之名而實不失天下。今王以國讓於子之,子之必不敢受,是王與堯同行(注38)也。」燕王因屬國於子之,子之大重。(注39)或曰:「禹薦益,已而(注40)以啟人為吏。及老,而以啟人為不足任乎天下,傳之於益。已而啟與交黨攻益,奪之。天下謂禹名傳天下於益,已而實令啟自取之。今王言屬國於子之,而吏無非太子人者,是名屬子之而實太子用事也。」王因收印自三百石吏已上而效之子之。(注41)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噲老不聽政,顧為臣,國事皆決於子之。(注42)


  三年,國大亂,百姓恫恐(注43)。將軍市被與太子平謀,將攻子之。諸將謂齊湣王曰:「因而赴之,破燕必矣。」齊王因令人謂燕太子平曰:「寡人聞太子之義,將廢私而立公,飭君臣之義,明父子之位(注44)。寡人之國小,不足以為先後。雖然(注45),則唯太子所以令之。」太子因要黨聚眾,將軍市被圍公宮(注46),攻子之,不克。將軍市被及百姓反攻太子平,將軍市被死,以(注47)。因搆難(注48)數月,死者數萬,眾人恫恐,百姓離志。孟軻謂齊王曰:「今伐燕,此文、武之時,不可失也。」王因令章子將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眾以伐燕。(注49)士卒不戰,城門不閉,燕君噲死,齊大勝。燕子之亡二年,而燕人共立太子平,是為燕昭王。


  燕昭王於破燕之後即位,卑身厚幣以招賢者。(注50)郭隗(注51)曰:「齊因孤之國亂而襲破燕,孤極知燕小力少,不足以報。然誠得賢士以共國,以雪先王之恥,孤之願也。先生視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士,先從隗始。況賢於隗者,豈遠千里哉!(注52)於是昭王為隗改筑宮而師事之。(注53)樂毅自魏往,鄒衍自齊往,劇辛自趙往,士爭趨燕。燕王吊死問孤(注54),與百姓同甘苦。


  二十八年(前284)燕國殷富,士卒樂軼輕戰,於是遂以樂毅為上將軍,與秦、楚、三晉合謀以伐齊。(注55)齊兵敗,湣王出亡於外。燕兵獨追北,入至臨淄,盡取齊寶,燒其宮室宗廟。齊城之不下者,獨唯聊、莒、即墨,其餘皆屬燕,六歲。(注56)


  昭王三十三年(前279)卒,子惠王立。



  惠王七年(前272)卒。韓、魏、楚共伐燕。燕武成王立。


  武成王七年(前265)齊田單伐我,拔中陽。(注59)十三年(前259)秦敗趙於長平四十餘萬。(注60)十四年(前258),武成王卒,子孝王立。


  孝王元年(前257)秦圍邯鄲者解去。(注61)三年(前255)卒,子今王喜立。


  今王喜四年(前251)秦昭王(注62)卒。燕王命相栗腹約歡趙,以五百金為趙王酒。(注63)還報燕王曰:「趙王壯者皆死長平,其孤未壯,可伐也。」王召昌國君樂閒問之。對曰:「趙四戰之國,其民習兵,不可伐。(注64)王曰:「吾以五而伐一。」對曰:「不可。」燕王怒,群臣皆以為可。卒起二軍,車二千乘,栗腹將而攻鄗,卿秦攻代。(注65)唯獨大夫將渠謂燕王曰:「與人通關約交,以五百金飲人之王,使者報而反攻之,不祥,兵無成功。」燕王不聽,自將偏軍(注66)隨之。將渠(注67)燕王(注68)止之曰:「王必無自往,往無成功。」王蹴之以足。將渠泣曰:「臣非以自為,為王也!(注69)燕軍至宋子(注70),趙使廉頗(注71)將,擊破栗腹於鄗。(趙將樂乘)破卿秦於代。樂閒(注72)奔趙。廉頗逐之五百餘里,圍其國。燕人請和,趙人不許,必令將渠處和。燕相將渠以處和。趙聽將渠,解燕圍。


  六年(前249)秦滅東周,置三川郡(注73)。七年(前248)秦拔趙榆次三十七城,秦置大原郡。(注74)九年(前246),秦王政初即位。十年(前245),趙使廉頗將攻繁陽(注75),拔之。趙孝成王(注76)卒,悼襄王(注77)立。使樂乘代廉頗,廉頗不聽,攻樂乘,樂乘走,廉頗奔大梁(注78)。十二年(前243)趙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注79)劇辛故居趙,與龐煖善,已而亡走燕。(注80)燕見趙數困於秦,而廉頗去,令龐煖將也,欲因趙獘攻之。(注81)問劇辛,辛曰:「龐煖易與耳。(注82)燕使劇辛將擊趙,趙使龐煖擊之,取燕軍二萬,殺劇辛。秦拔魏二十城,置東郡。十九年(前236),秦拔趙之(注83)九城。趙悼襄王卒。二十三年(前232)太子丹質於秦,亡歸燕。(注84)二十五年(前230),秦虜滅韓王安(注85),置潁川郡。二十七年(前228),秦虜趙王遷(注86),滅趙。趙公子嘉(注87)自立為代王。


  燕見秦且滅六國,秦兵臨易水(注88),禍且至燕。太子丹陰養(注89)壯士二十人,使荊軻獻督亢(注90)地圖於秦,因襲刺秦王。秦王覺,殺軻,使將軍王翦擊燕。二十九年(前226),秦攻拔我(注91),燕王亡,徙居遼東,斬丹以獻秦。三十年(前225),秦滅魏。


  三十三年(前222)秦拔遼東,虜燕王喜,卒滅燕。(注92)是歲,秦將王賁亦虜代王嘉。



※注釋:

(1)燕惠侯當周厲王奔彘,共和之時:燕惠侯當政時,正值周厲王姬胡奔逃於到汾水流域的彘地,周定公便會同召穆公共同執政,史稱共和。彘,音ㄓˋ ,今山西霍州市。【回本文】


(2)周宣王:姬靜(? - 前782),周厲王之子。其父實施暴政,引起民怨,逃至彘地。西元前828年,周厲王死於彘,共伯和、召穆公、周定公等諸侯擁立姬靜繼位,即周宣王。


(3)鄭桓公:姬友,周朝諸侯國「鄭國」的開國君主。【回本文】


(4)犬戎:先秦西戎部落之一,周朝活躍在西部(今甘肅東部、寧夏一帶)的一支部落。【回本文】


(5)齊桓公:姜小白(? - 前643),齊國君主,「春秋五霸」之首。【回本文】


(6)與宋、衛共伐周惠王,惠王出奔溫,立惠王弟穨為周王:燕莊公執政第16年,與宋國、衛國一起討伐周惠王姬閬,惠王出走奔逃至溫地,莊公等人便立惠王之弟姬穨為周天子。溫,今河南焦作市溫縣。【回本文】


(7)鄭執燕仲父而內惠王於周:燕莊公執政第17年,鄭國拘捕了燕仲父,並把周惠王接回到周朝京畿。執,拘捕、捉拿。內,通「納」,收受。【回本文】


(8)山戎:春秋時期對中原北方的定居部落的稱呼,約今遼寧西北、河北東北。【回本文】


(9)如成周時職:像周成王時的燕召公那般盡職。職,在此指盡力做好職責範圍內的事。【回本文】


(10)晉文公:姬重耳(前671 - 前628),晉國君主,「春秋五霸」之一。他主導「踐土之盟」,與各國約定要求尊重周王室,成就晉國霸業。【回本文】


(11)秦師敗於殽:燕襄公執政第31年,秦國的軍隊在殽山敗於晉軍。師,軍隊。殽,通「崤」,山名,位於河南省洛寧縣與陝縣之間。【回本文】


(12)秦穆公:嬴任好(前683 - 前621),秦國國君,「春秋五霸」之一。【回本文】


(13)三郤大夫:春秋中期晉國出現的一個權臣集團,主要由郤( ㄒㄧˋ )錡、郤犨( ㄔㄡ )、郤至三人組成。【回本文】


(14)崔杼:春秋齊國大夫。【回本文】


(15)高止:春秋齊國大夫。【回本文】


(16)四年,齊高偃如晉,請共伐燕,入其君。晉平公許,與齊伐燕,入惠公:燕惠公到齊國的第四年,齊國派高偃去到晉國,請求聯合討伐燕國,送燕惠公回國為君。晉平公姬彪答應了,和齊國一起討伐燕國,把燕惠公送回了燕國。【回本文】


(17)晉公室卑,六卿始彊大:燕平公剛即位時,晉國政權沒落,其國內六卿開始強大起來,震撼晉國國君。六卿,春秋時代晉國的政治軍事制度,按地位高低分別是中軍將、中軍佐、上軍將、上軍佐、下軍將、下軍佐,主持晉國的軍事、政治。【回本文】


(18)吳王闔閭破楚入郢:燕平公執政第18年,吳國國君姬闔閭攻破楚國,打進郢都。郢,音 ㄧㄥˇ ,東周楚國國都,在今湖北西部、荊州市荊州區北面三公里左右「楚紀南故城」。【回本文】


(19)晉趙鞅圍范、中行於朝歌:燕獻公剛即位時,晉國趙鞅把范氏、中行氏圍困在朝歌。趙鞅,春秋晉國趙氏的領袖,原名趙鞅,又名志父,亦稱趙孟,《趙氏孤兒》中的孤兒趙武之孫。范、中行,春秋晉國的世族。朝歌,商朝故都,位於河南鶴壁市淇縣朝歌街道。


(20)齊田常弒其君簡公:齊國的田常弒殺其國君齊簡公姜壬,篡奪姜姓成為齊國諸侯,史稱「田氏代齊」,其政權故稱「田齊」。【回本文】


(21)韓、魏、趙滅知伯,分其地,三晉彊:燕孝公執政第12年,晉國韓氏、魏氏、趙氏三家大夫合滅知氏,瓜分知氏的原封地,這三家世族均強大起來。知伯,晉國世族知氏,又稱智氏,子姓,六卿之一。【回本文】


(22)是歲,三晉列為諸侯:燕釐公即位那年,韓、魏、趙三家分晉,被列為諸侯。


(23)伐敗齊於林營:燕釐公執政第30年,燕國在林營征伐並且打敗齊國。林營,地名,確切位置不明。【回本文】


(24)是歲,秦獻公卒。秦益彊:燕文公即位那年,秦獻公嬴師隰過世。而其秦國越來越強大。【回本文】


(25)齊威王:(ㄍㄨㄟ )姓,田氏,名因齊,田齊君主。【回本文】


(26)蘇秦始來見,說文公:燕文公執政第28年,謀士蘇秦最初來燕國求見文公,進行遊說。說,用言語勸人,使其聽從或採納。【回本文】


(27)文公予車馬金帛以至趙,趙肅侯用之:燕文公贈給蘇秦車輛、馬匹、黃金、絹帛,令其到趙國去,讓趙肅侯趙語重用他。【回本文】


(28)因約六國,為從長:蘇秦於是與東方六國結成「抗秦聯盟」,也因此他成了該聯盟的領導者。【回本文】


(29)秦惠王以其女為燕太子婦:秦惠文王嬴駰將自己的女兒嫁給當時的燕國太子為妻。【回本文】


(30)易王初立,齊宣王因燕喪伐我,取十城;蘇秦說齊,使復歸燕十城:燕易王剛即位,齊宣王田辟疆趁燕國舉辦喪事期間前來攻伐,奪取十座城池。蘇秦前往齊國遊說,讓田齊政權歸還那十城給燕國。【回本文】


(31)燕君為王。蘇秦與燕文公夫人私通,懼誅,乃說王使齊為反閒,欲以亂齊:燕易王執政第10年,終於稱王。而蘇秦與燕文公的夫人通姦,害怕被誅殺,就遊說易王派自己出使齊國,在田齊政權內搞反間計,想要以此擾亂齊國。間,音ㄐㄧㄢ中間。同「間」。【回本文】


(32)蘇秦之在燕,與其相子之為婚,而蘇代與子之交:蘇秦在燕國的時候,和燕國相子之結成了兒女親家,蘇秦的弟弟蘇代也和子之交往密切。【回本文】


(33)與楚、三晉攻秦,不勝而還:燕王噲執政第3年,燕國連同楚國以及源於晉國的韓、趙、魏等三國,合攻秦國,但未取勝而撤兵返國。【回本文】


(34)子之相燕,貴重,主斷:當時子之在燕國官拜國相,位貴權重,主決國家大事。


(35)奚如:如何、怎麼樣。奚,為何、為什麼。表示疑問的語氣。【回本文】


(36)蘇代欲以激燕王以尊子之也:蘇代想用言語刺激燕王,使他尊重子之。【回本文】


(37)子之因遺蘇代百金,而聽其所使:子之因此贈給蘇代一百鎰黃金,任憑他使用。遺,音 ㄨㄟˋ ,贈送、給予。聽,音 ㄊㄧㄥˋ ,任由、任憑。【回本文】


(38)同行:相同的品行、德行。行,音 ㄒㄧㄥˋ ,行為舉止。【回本文】


(39)燕王因屬國於子之,子之大重:燕王噲把政權託付給了子之,子之的地位就更為尊貴。屬,託付,同「囑」。【回本文】


(40)已而:過了不久、然後。【回本文】


(41)王因收印自三百石吏已上而效之子之:燕王噲於是把俸祿三百石以上的官吏的印信收起來,交給了子之。效,致送、奉獻。【回本文】


(42)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噲老不聽政,顧為臣,國事皆決於子之:子之就面向南坐在君位上,行使燕王的權力;燕王噲年老不再處理政務,反而成為了臣子,燕國一切政務都由子之裁決。顧,反而。【回本文】


(43)恫恐:驚嚇、恐懼。【回本文】


(44)飭君臣之義,明父子之位:整頓君臣間的倫理,彰顯父子間的地位。飭,音 ㄔˋ ,整頓、治理。明,昭示、彰顯。【回本文】


(45)雖然:縱然如此。【回本文】


(46)公宮:君王的宮室。【回本文】


(47)徇:音ㄒㄩㄣˋ ,巡行時示眾並宣布號令。在此指將軍市戰死後被陳屍示眾。


(48)搆難:引發動亂、人禍。搆,同「構」,引起、造成。【回本文】


(49)王因令章子將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眾以伐燕:齊湣王田地因此命令章子率領五都的軍隊,並且偕同北方邊境的士卒,一起討伐燕國。將,率領。【回本文】


(50)燕昭王於破燕之後即位,卑身厚幣以招賢者:燕昭王姬職是在燕國被攻破之後即位的,他以自身的謙卑以及豐厚的禮物、錢幣來招攬賢才。【回本文】


(51)郭隗(ㄨㄟˇ):戰國燕國人,燕昭王的重臣。【回本文】


(52)王必欲致士,先從隗始。況賢於隗者,豈遠千里哉:大王如果想要招攬賢士,可先從郭隗開始。至於那些比我更賢能的人,難道還會以千里為遠而不來嗎?致,招引、延攬。


(53)於是昭王為隗改筑宮而師事之:燕昭王於是給郭隗改建了華美的住宅,並以其為老師,以高尚的禮節侍奉他。【回本文】


(54)吊死問孤:弔念死者、慰問孤兒寡婦。吊,到喪家慰問祭奠,同「弔」。【回本文】


(55)燕國殷富,士卒樂軼輕戰,於是遂以樂毅為上將軍,與秦、楚、三晉合謀以伐齊:燕昭王執政第28年,燕國殷實富庶,士兵都樂於出擊,不懼怕戰事,燕王於是任命樂毅為上將軍,和秦、楚以及趙、魏、韓等國共同謀劃,發兵征討齊國。殷富,殷實富足。軼,突襲、侵略。輕,不在乎。【回本文】


(56)齊城之不下者,獨唯聊、莒、即墨,其餘皆屬燕,六歲:齊國城池沒有被攻下的,只有聊、莒、即墨等三處,其餘都隸屬於燕國,達六年之久。聊,今山東聊城市。莒,今山東莒縣。即墨,今山東青島即墨區。【回本文】


(57)惠王為太子時,與樂毅有隙;及即位,疑毅,使騎劫代將:惠王當太子的時候,就和樂毅有嫌隙;等到即位以後,他不信任樂毅,讓騎劫代替樂毅做將軍。【回本文】


(58)樂毅亡走趙。齊田單以即墨擊敗燕軍,騎劫死,燕兵引歸,齊悉復得其故城。湣王死於莒,乃立其子為襄王:樂毅逃亡投奔趙國。齊國將領田單用即墨的一城戰力,擊敗燕軍,騎劫戰死,齊國就全部收復所有舊城。齊湣王在莒死去,於是齊國人擁立他的兒子為襄王。


(59)齊田單伐我,拔中陽:燕武成王執政7年,齊國田單征伐而來,攻佔中陽。拔,攻取、占領。【回本文】


(60)秦敗趙於長平四十餘萬:燕武成王執政13年,秦軍在長平打敗趙國四十萬大軍。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回本文】


(61)秦圍邯鄲者解去:燕孝王執政元年,秦國圍圍邯鄲的軍隊解除包圍,離開了趙國。


(62)秦昭王:秦昭襄王嬴稷(前325 - 前251),秦惠文王之子。在位時間長達56年,在他數十年的統治下,期間任用包括魏冉、范雎、白起等名臣,治軍備戰,富國強兵,為其曾孫秦始皇奠定將來一統天下的基礎。【回本文】


(63)燕王命相栗腹約歡趙,以五百金為趙王酒:燕王喜派國相栗腹和趙國訂立友好盟約,送上五百鎰黃金給趙王置酒祝壽。歡,友好。【回本文】


(64)趙四戰之國,其民習兵,不可伐:趙國是個四面受敵、經常抗戰的政權,他的百姓熟悉軍事,不可以進攻。【回本文】


(65)卒起二軍,車二千乘,栗腹將而攻鄗,卿秦攻代:燕國終於派出兩路軍隊,兵車二千輛,栗腹率領一路攻打鄗,卿秦率領一路攻打代。乘,量詞,古代計算車輛的單位。鄗,今河北柏鄉縣以北。代,今河北蔚縣一帶。【回本文】


(66)偏軍:側翼部隊。【回本文】


(67)引:拉。【回本文】


(68)綬:繫在玉飾或印信上的絲帶。【回本文】


(69)臣非以自為,為王也:微臣不是為了自己,為的是大王啊!【回本文】


(70)宋子:今河北趙縣宋子古城。【回本文】


(71)廉頗:戰國末期趙國之良將,與白起、王翦、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回本文】


(72)樂閒:即樂間,樂毅的兒子,父子二人都往來於趙國、燕國之間。【回本文】


(73)秦滅東周,置三川郡:燕王喜執政第6年,秦國攻滅東周,周朝崩解,設置三川郡。【回本文】


(74)秦拔趙榆次三十七城,秦置大原郡:燕王喜執政第7年,秦國攻佔趙國渝林等37城,並設置大原郡。【回本文】


(75)繁陽:今河南內黃縣東北。【回本文】


(76)趙孝成王:趙丹(?─前245),趙惠文王之子。【回本文】


(77)悼襄王:趙悼襄王趙偃(?─前236),間接害趙國滅亡的亡國之君。【回本文】


(78)大梁:戰國魏國都城,今河南開封市西北。【回本文】


(79)趙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燕王喜執政第12年,趙國派遣將領李牧攻打燕國,攻佔武遂、方城。武遂,今河北武強縣西北。方城,今河北固安縣西南。【回本文】


(80)劇辛故居趙,與龐煖善,已而亡走燕:燕將劇辛曾經居住在趙國的時候,和趙將龐煖很要好,後來逃跑到燕國。故,曾經、從前。【回本文】


(81)燕見趙數困於秦,而廉頗去,令龐煖將也,欲因趙獘攻之:燕王喜看到趙國屢次被秦兵圍困,而且廉頗又離開了趙國,這時正讓龐煖領兵作戰,就想要趁趙國疲憊的機會去進攻它。獘,通「弊」,害處、毛病、疲困。【回本文】


(82)龐煖易與耳:龐煖很好打。與,爭戰。耳,位於句末,表決定的意思,相當於「矣」、「了」;亦表限制的意思,相當於「而已」、「罷了」。【回本文】


(83)鄴:今河北邯鄲市臨漳縣境。【回本文】


(84)太子丹質於秦,亡歸燕:燕王喜執政第23年,燕國太子姬丹被送到秦國去當人質,這時逃回燕國。質,用財物或人作保證以為抵押。【回本文】


(85)韓王安:姬安(? - 前226),東周韓國的末代君主。【回本文】


(86)趙王遷:趙幽繆王趙遷(前245 - ?),趙悼襄王之子。對秦國開城投降,被秦軍所擄。【回本文】


(87)趙公子嘉:嬴姓,趙氏,名嘉,趙幽繆王之兄,後為代王,東周趙國的末代君主。【回本文】


(88)易水:今河北保定市易縣。【回本文】


(89)陰養:暗中培育。【回本文】


(90)督亢:東周燕國的膏腴之地,今河北涿州市東南有督亢陂。【回本文】


(91)薊:東周燕國最後的國都,今河北北京ㄧ帶。【回本文】


(92)秦拔遼東,虜燕王喜,卒滅燕:燕王喜在遼東執政第33年,秦國攻佔遼東半島,俘虜燕王姬喜,終於消滅燕國政權的勢力。卒,終於、終究。【回本文】


(93)笆棠且思之,況其人乎:那棵棠樹,尚且被民眾思念,何況召公本人呢?【回本文】


(94)燕迫蠻貉,內措齊、晉,崎嶇彊國之閒,最為弱小,幾滅者數矣:燕國政權迫近蠻貉等域外部族,疆土又和齊、晉等國交錯著,艱難地生存在強國之間,最是弱小,有許多次幾乎被滅掉。【回本文】


(95)然社稷血食者八九百歲,於姬姓獨後亡,豈非召公之烈邪:然而燕國延續了八、九百年之久,在姬姓的封國中只有它最後滅亡,這難道不是召公的功業嗎?血(ㄒㄩㄝˋ )食,鬼神享受牲牢的祭祀。邪,用於句末,表示疑問、感嘆的語氣,同「耶」。【回本文】

周初燕國始祖:姬克

84 views0 comments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