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1953)華僑節的紀念郵票
中華民國設立華僑節於10月21日。
我方中央政府(國民政府)在如此頹勢時,僑民們紛紛建議召開僑務會議,以期匯聚海內外僑社力量,貢獻華僑救國之大任。
長於僑務聞名的鄭彥棻先生
民國41年(1952)10月21日,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兼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三組主任鄭彥棻先生(已於民國79年逝世)奉政府之令,於臺北市新北投僑園(之後原地改建為華僑會館)召開第一次「全球僑務會議」,一連7天,海內外僑胞307人前來與會。
我方政府感念華僑愛國之熱忱,特令將全球僑務會議第一日定爲「華僑節」,以紀念海外僑胞對民主革命的支持、貢獻,及對國家、政府的支援。
時任總統蔣中正先生特別指示鄭彥棻,會後應設立常設性的機構,以「延續全球僑務會議之功能,維繫海外僑團、僑領、僑胞,推廣愛國運動,支持中華民國政府,促進僑社興盛發展」。
於是在會議上又通過了《華僑救國聯合總會組織章程》,宣告華僑救國聯合總會成立,對外的英文名稱為「Feder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Associations」,簡寫F.O.C.A.。此後的華僑節,都由華僑救國聯合總會主持舉辦。
臺北北投的「華僑會社」
「華僑救國聯合總會」標幟
相關的產業方面,華僑節成立之前,我方政府協助「芳川礦業」的創辦人陳榮恭先生(已於民國63年逝世)成立了「華強布號」、「天昌貿易」、「華強煤礦」等產業。
華僑節成立當年,政府還聯合菲律賓華僑,投資由印尼華僑創辦的「南僑工業」。但企業仍然持續虧損,後由陳榮恭先生接手,改組為「南僑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Namchow Chemical Industrial Ltd.),簡稱「南僑化工」。
南僑化工初以生產肥皂為主,民國45年(1956),南僑化工進入油脂生產事業。民國52年(1963)推出「南僑水晶肥皂」,成為南僑化工最暢銷商品。
華僑的榮耀:南僑水晶肥皂
除此之外,第一屆全球僑務會議召開時,當時仍屬英國殖民的香港,在地華人普遍認同我方政府,因此亦有香港僑胞到會參加。
在宣布設立華僑節後,香港亦跟隨我方的決定,在民間推行華僑節。此後每年都會舉辦紀念盛會,華人、華僑與此日相會,共祝祖國富強、民生安樂。雖然自民國86年(1997)被中共政權接收後,在港華人普遍認同我方的比例漸少,但仍存在支持我方的聲音。
香港華僑社團以及各國華僑群眾團體,包括按地區、行業、姓氏宗祠等不同群體,都有代表參加在香港舉辦的華僑節。
香港的節日活動從10月1日一直延續到10月30日止,整整一個月。活動內容極為豐富,從政治、經濟、文化、藝術、譜諜、探親一直到體育比賽,無所不包。
香港當局在華僑節期間,在交通、食宿、會議場地、旅遊觀光等各方面,都給予大力支持。每年此刻,香港各旅行社、賓館、航空公司都是旺季,機票、床位都很擁擠緊張。
華僑節經年累月,從自由地區影響到大陸地區、影響到全球華僑,連大陸人在內的海外僑胞普遍會在10月21日這天慶祝華僑節,在中華民國的歷史上留下川流不息的華人精神。
105.10.24 東森美洲電視ETTV America 中華民國105年歷史 見證海外華僑愛國心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