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鞠」乃我國古代的一項運動,是一種以腳擊球的技藝,亦稱「蹋鞠」。說文解字來說,蹴是「踢」的意思,鞠則是「球」,即有「踢球」之意。蹴鞠本為軍訓之用,後隨著時代發展為遊戲。
蹴鞠相傳為「黃帝」姬軒轅為了訓練士兵而發明,但此說並不可考。文字記載則可追溯至東周的戰國時代(前475—前221)。
《戰國策·齊策》記載當時齊國的首都臨淄(今山東臨淄):「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築、彈琴、鬥雞、走犬、六博、蹋鞠者……」
由於戰國時代兼併劇烈,時有戰亂,各城邦、政權皆在徵兵,人民也要應徵從軍,各邦加強練兵。而蹴鞠可增強體質以適應軍事行動,自然得到統治者的大力提倡,蹴鞠運動便在齊國流行起來。
到了漢朝,漢高祖劉邦推行之下,蹴鞠成爲一項專業化的運動,並有較健全的比賽規則。漢朝皇室中的蹴鞠規模很大,設有專門的球場,四周還有圍牆和看臺,球為實心。
當的蹴鞠比賽分爲兩隊,雙方各有12名隊員參加,以踢進球門的球數多少來決定勝負。
漢成帝劉驁也雅好蹴鞠,《世說新語·巧藝》劉孝標註引傅玄《彈棋賦敘》云:「漢成帝好蹴踘,劉向以謂勞人體,竭人力,非至尊所宜御。乃因其體作彈棋。今觀其道,蹴踘道也。」
《太平廣記》卷二二八引《小說》云:「漢成帝好蹙鞠,群臣以蹙鞠勞體,非尊者所宜。帝曰:『朕好之,可擇似而不勞者奏之。』劉向奏彈棋以獻,上悅。賜之青羔裘、紫絲屢,服以朝覲。」
西漢文學家劉向在《別錄》中記載:「蹋鞠,兵勢也,所以練武士,知有材也」。西漢時已有專業的書籍《蹴鞠二十五篇》。
東漢《蹴鞠圖畫像石》
東漢光武帝建武26年(50),曾有與倭人(日本人)以蹴鞠對戰的記載。東漢李尤《鞠城銘》述:「圓鞠方牆,仿像陰陽。法月衡對,二六相當。建長立平,其例有常。不以親疏,不有阿私。端心平意,莫怨是非。」
後來蹴鞠也和佛教一起傳到了日本,今日韓語和戰前的日語中仍可見稱足球爲「蹴球」的用法,便是受到中國蹴鞠的影響。
唐代時馬球興起,練兵習武多採用馬球,而蹴鞠則向著娛樂方向發展。此時,還發明了以氣球作球膽,就是把唐以前的用毛髮填充的實心球改成了充氣足球。
人們用八片尖皮縫成圓形球殼,並且在球殼裡放一個動物尿泡,「噓氣閉而吹之」,成為充氣的球,這使得足球的各種性能都表現出來。用兩根竹竿支起一個網,架設球門,分成兩門兩隊比賽。
另外,唐朝時還有一種踢法,兩隊隔網比賽,中間的網上有一個球門,以射門進球數決定勝負。有宮庭的數百人一起參加的大型活動,也有家庭式的幾個人的小比賽。
當時蹴鞠的形制有了很大的改變,技術大大提高,更接近於現代的足球。此外,也開始有女子足球運動的興起。
元‧錢選《宋太祖蹴鞠圖》
宋代時兩門兩隊的對抗性踢法開始消失,盛行以表現個人技巧的踢法,謂之「白打」。踢球者圍繞成一圈,以除手以外身體任何部位觸球,表演各種動作而不使球落地。
既有單人表演,亦有二三人乃至十餘人的共同表演。此亦形成專業的蹴鞠藝人團體,名爲「齊雲社」(圓社),並出版各種專業書籍。
蹴鞠在民間已成為最主要的娛樂活動之一,還有全國性的比賽「山嶽正賽」。宋朝的帝王將相也多是蹴鞠競賽的愛好者。明代小說《水滸傳》裡所描寫的太尉高俅,便是憑一腳好球藝而發跡,說明了當時人們熱愛蹴鞠的程度。
明‧仇英《清明上河圖》百姓玩蹴鞠
忽必烈建立元朝後,蹴鞠也開始流行於蒙古人之間,尤其是門閥貴戚,習風更盛。明代之後,蹴鞠仍流行於貴族與官吏間,其中許多貴族、官吏過度沉迷於蹴鞠,而荒廢了自己應盡的職務、不理政事。
當時青樓的娼妓知道男人愛玩蹴球,便開始以玩蹴球的方式招攬客人,使得蹴鞠逐漸趨於下流低俗。明太祖朱元璋因此下令官吏、武士等禁止蹴鞠,「鞠圓者誅九族」,但坊間娼妓以蹴球招客的歪風仍舊存在。
清兵入關、建立清朝後,滿人以明朝為鑑,為防止貴族與官吏也因此荒廢政事而全面禁止了蹴鞠,蹴鞠就此沒落,愛好溜冰的滿族人曾將其與滑冰結合起來,出現了「冰上蹴鞠」的運動形式。
蹴鞠可謂現代足球的雛型,甚至為始祖。民國93年(2004)初,國際足球總會公開確認足球最早的形式出現於中國山東,當時的亞洲足協秘書長維拉潘(Peter Velappan)也頒發了起源紀念盃和證書。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