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第四個邦交國:墨西哥(今斷交)
- 小魚兒
- Feb 22
- 10 min read
Updated: Mar 15

墨西哥獨立後歷屆歷史國旗
墨西哥位置(可透過世界地圖大概搜尋)
◎ 正式國名:墨西哥合眾國(Estados Unidos Mexicanos)
◎ 政體:總統制
◎ 獨立日期:清仁宗道光元年(1810)9月16日【11年後正式成立「墨西哥第一帝國 Imperio Mexicano」,自西班牙帝國獨立】
◎ 共和日期:清宣宗道光4年(1824)10月4日
◎ 國旗說明:國旗中的綠色代表獨立及希望,白色象徵和平與宗教信仰,紅色意指國家統一。
內部國徽是一隻叼著蛇的雄鷹高立在仙人掌上。
◎ 國父:米格爾·伊達爾哥-科斯提亞(Miguel Hidalgo y Costilla)
◎ 入聯日期:民國34年(1945)11月7日
◎ 語言:西班牙語(Español)
◎ 首都:墨西哥城(Ciudad de México)
◎ 面積:196萬4,375平方公里
◎ 地理位置:位於北美大陸之南(靠中美洲), 東臨墨西哥灣, 西濱太平洋, 南接瓜地馬拉、貝里斯,北臨美國。
◎ 人口:1億2,000萬以上人
◎ 幣制:披索(Peso)
◎ 匯率:1(Peso)比1.5 (TWD)
◎ 建交日期:民國2年(1913)5月2日
◎ 斷交日期:民國60年(1971)11月16日
◎ 非正式外交日期:民國82年(1993)7月14日
中墨關係的聯繫可追溯至其西班牙殖民時代:16─17世紀,約自明世宗嘉靖44年(1565)起,我國與西班牙的人、貨、新聞流動多數經由菲律賓(Philippines,當時也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墨西哥貿易交流,西班牙船隊駕著馬尼拉大帆船(Galeón de Manila,又稱「中國船 Nao de China」)每年定期航行一次或兩次往返,將大量的中國商品運往美洲及西歐,同時也將大量的美洲白銀經菲律賓中轉輸入到中國大陸。
還有一筆紀錄:馬尼拉大帆船載著兩加侖的中國貨物於明神宗萬曆元年(1573)經由菲律賓抵達阿卡普爾科(Acapulco,墨西哥的港口城市)。而當時西班牙帝國和明清時代的我國貿易所用的貨幣「本洋」(西班牙銀圓,Real de a ocho、Dólar、Peso duro、Peso fuerte、Peso),正是由墨西哥的銀礦經鑄造而成。
墨西哥阿卡普爾科成就中墨兩地的初次交流
本洋(西班牙銀圓)
鷹洋(墨西哥銀圓)
墨西哥獨立後,我國與之貿易所用貨幣改為「鷹洋」(墨西哥銀圓)。晚清時期,墨西哥銀圓成為中國省級鑄造貨幣時的標準。清德宗光緒19年(1893),墨西哥開始派遣駐華公使,由駐日公使兼任,同時在北京設立公使館,由代辦主持館務。其也在福州等城市設立了領事館。光緒25年(1899),中墨雙方簽訂《親善與貿易條約》。光緒29年(1903),我國開始派遣出使墨西哥欽差大臣,由駐美使臣兼任,同時設總領事兼參贊一員。
宣統3年(1911)5月13日-15日,正值墨西哥革命(Revolución Mexicana),在墨西哥北部城市托雷翁(Torreón,當地華人稱「萊苑埠」)的暴民對亞裔社區進行種族歧視之洗劫屠殺,造成303名華僑死亡,主要來自大清廣東台山的計102人。
此事史稱「托雷翁大屠殺」(又稱「萊苑慘案」),震驚華人世界,清廷因此索要3000萬比索作為賠償。甚至還一度有流言說:我國已經派遣了一艘戰艦駛往墨西哥水域。中華民國成立後,墨國時任總統馬德羅(Francisco Ignacio Madero González)本有與新建立的北京政府簽署賠償協議,但交涉期間馬德羅於民國2年2月19日被刺殺,令賠償不了了之。
「托雷翁大屠殺」期間的墨西哥軍隊
墨西哥於民國2年5月2日承認我方,我方於其首都墨西哥城設立中華民國駐墨西哥合眾國公使館,墨方於北京設立墨西哥合眾國駐中華民國公使館(以下稱「駐華公使館」)。但到了民國19年(1920)左右,墨西哥裁撤駐華公使館,由駐日公使兼任駐華公使。
民國26年(1937),墨西哥在上海重設駐華公使館,並開始派遣專使。民國33年(1944)7月23日,兩國升格為大使級外交關係。我方除了在墨西哥城設有大使館,並分別在下加利福尼亞州(Baja California)首府墨西加利(Mexicali)及墨西哥第二大城瓜達拉哈拉(Guadalajara)設有總領事館及領事館,並派駐農業技術人員。同年8月1日,中墨簽署《中華民國墨西哥合眾國友好條約》。
民國38年(1949),我方遷臺後,兩國繼續維持邦交,但墨西哥未派駐大使。民國53年(1964)9月25日,簽署《中墨貿易協定》。民國54年(1965),墨西哥恢復派駐大使,由駐日本大使兼任。
民國58年(1969)6月20日,兩國簽署《中墨稻米技術合作協議換文》、《中墨農技合作協定換文》。民國59年(1969)11月3日,簽署《中墨蔬菜技術合作協議換文》。民國60年(1971)10月25日,墨西哥投票反對我方續留聯合國,即《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同年11月16日,中墨斷交。11月19日,大使館關閉。
墨西哥於《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背叛我方
民國61年(1972)1月,我方於墨西哥城設立商務辦事處,嘗試與墨西哥持續交流。同年2月14日,墨西哥與大陸地區的中共政權建交。民國62年(1973),墨西哥時任總統路易斯·埃切韋里亞(Luis Echeverría Álvarez)訪問大陸,會見中共領導人毛澤東。
民國63年(1974)10月,因中共的壓力,墨西哥強迫我方辦事處人員離境。民國71年至75年間(1982─1986),我方外交部與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外貿協會)人員陸續前往墨西哥,促成雙方關係開始解凍:其中於民國72年(1983)10月26日,雙方達成《臺北經濟部投資業務處與墨西哥市國家對外貿易銀行間投資促進及合作協定》。還有外貿協會在民國76年(1987)4月與墨西哥企業家國際事務協會簽署《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與墨西哥企業家國際事務協會合作協議書》、互設辦事處。
民國77年(1988)11月25日,雙方簽署《中華民國臺灣與墨西哥間郵政國際快捷郵件協定》。民國78年(1989)4月19日,外貿協會於墨西哥城設立遠東貿易服務中心駐墨西哥辦事處。此外,行政院經濟部國際貿易署也在墨西哥城設立駐墨西哥代表處經濟組。
民國79年(1990)6月,墨西哥負責對外貿易投資事務的國營外貿銀行於我方首都臺北設立墨西哥商務辦事處(Mexican Trade Services)。隔年(民國80年,1991)另由墨西哥外交部於臺北設立墨西哥商務簽證文件暨文化辦事處(Mexican Trade Services Documentation and Cultural Office),以處理領事事務,並直接核發簽證,是墨西哥駐華官方代表機構。
民國82年(1993)7月14日,遠東貿易服務中心駐墨西哥辦事處更名為駐墨西哥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隸屬於外交部,墨西哥並給予部分外交禮遇,該機構就此成為我方駐墨官方代表機構。民國86年(1997),墨西哥經濟部成立貿易投資局取代遭裁撤的原外貿銀行,並續指派代表主持商務辦事處業務。
民國88年(1999)發生「921大地震」,曾經前往20多個國家救災的「墨西哥地鼠隊」,受到宏碁電腦拉丁美洲分公司聘請,派出8位搜救人員來臺與臺灣救難人員合作,至地震災區南投縣集集鎮從瓦礫堆及縫隙中尋找可能的生還者,也至臺北縣新莊市(今新北市新莊區)「博士的家」大樓坍塌現場深入廢墟使挖掘工作加快,他們也從臺中谷關入山尋找深入中橫公路沿線上尋找是否還有生還者,救災期間工作態度最受肯定,我方國軍稱讚他們是支最務實的國外團隊。

民國90年(2001)5月,墨西哥與其他9個國家在世界衛生大會(WHA)總務委員會中,發言反對我方以觀察員身分參與WHA。民國96年(2007)1月,我國總統陳水扁出訪中南美州友邦(嘉欣專案)返程過境美國洛杉磯(Los Angeles ,U.S.A)前,中共政權向墨西哥施壓,臨時取消總統專機飛越墨西哥飛航情報區之許可,被迫繞道以致抵達時間延後數小時,各項原訂行程亦大受影響。
中華民國國際經濟合作協會(國經協會)與墨西哥外貿商務協會(Consejo Empresarial Mexicano de Comercio Exterior)定期舉行「臺墨民間經濟聯席會議」,如第14屆聯席會議於民國96年6月18日在墨西哥市舉行。(但近年已不再舉辦)
民國98年(2009)8月18日,我方APEC數位機會中心(今臺灣數位機會中心,TDOC)與墨國索諾拉科技學院(Sonor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簽署《ADOC秘書處與索諾拉科技學院合作協議》。民國99年(2010)12月,中墨簽署《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與墨西哥奧運運動員協會合作協議》
索諾拉科技學院
民國100年(2011)9月,有鑑於雙方在美墨邊界的下加州經貿投資關係密切,因此我方同意在臺設立下加州政府駐全亞洲代表處。民國101年(2012)8月1日起,墨西哥經濟部對268項進口鋼產品從原本的零關稅調高為3%,適用範圍為世界貿易組織(WTO)的155個會員,包括我方。
民國101年期間,雙方還簽署過《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與墨西哥貿易投資局瞭解備忘錄》(但隨著墨西哥貿易投資局於108年裁撤而隨之失效)、《淡江大學與墨西哥州自治大學姊妹校合作新約》、《駐墨西哥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與民聲大學臺灣書院聯絡點合作意向書》。民國102年(2013),我方臺灣大學與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Universidad Nacional Autónoma de México)簽署《國立臺灣大學與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學術交流協議》。
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校徽
民國104年(2015)7月10日,駐墨西哥代表廖世傑先生於瓜納華托州(Guanajuato)首府瓜納華托市與市長古提瑞茲(Luis Fernando Gutiérrez)及聯邦眾議院副議長阿羅育·維埃拉(Francisco Arroyo Vieyra)共同舉行「臺灣廣場」命名及揭牌儀式。
民國105年(2016)起,我國中央研究院(中研院)與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及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共同合作「海王星外自動掩星普查第2期計畫」(TAOS II),該計畫由中研院在墨西哥的「聖白多祿天文臺」設立3座高階天文望遠鏡,搭配最先進的專業攝影機,以從事天文研究工作。
民國106年(2017)9月19日,墨西哥發生強烈強震,造成臺灣人4死1失蹤,我方外交部代表政府捐款10萬美元,協助墨西哥災後重建。10月27日,墨西哥眾議員、前副議長歐赫達(Alejandro Ojeda)於眾議院全院會議時,質詢內政部長奧索里奧(Miguel Ángel Osorio Chong),促請其協調外交部、經濟部及移民局,給予我方免簽證待遇。
同年12月,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先生參加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Argentina)舉辦的第11屆世界貿易組織部長級會議時,會晤墨西哥經濟部長瓜哈爾多(Ildefonso Guajardo Villarreal),洽談我方擬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等議題。

民國107年(2018)8月,時任總統蔡英文女士出訪中南美州友邦(同慶之旅)的專機在過境美國洛杉磯後,準備飛往友邦巴拉圭(República del Paraguay),原本最直接的飛行路線,是沿著墨西哥的太平洋海岸線南下前往南美洲,但據了解,中華航空在接洽時「注意到墨西哥的態度一度猶疑不定」,為避免不必要的飛航風險,最後選擇繞開墨西哥飛航情報區再直飛巴拉圭。
民國108年(2019)5月,28名墨西哥眾議院議員連署聲明呼籲邀請我方出席WHA,包括眾議院衛生委員會主席參與連署。民國109年(2020)5月,墨西哥與其他9個美洲國家共71名「福爾摩沙俱樂部」(Formosa Club)的友臺國會議員以「一人一信」方式,致函世界衛生組織(WHO)幹事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呼籲WHO正視中華民國參與世界衛生體系的必要性與急迫性。此外,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與墨西哥全國工業總會(Confederación de Cámaras Industriales)於民國109年2月、10月舉辦第1次、第2次執行長論壇。
民國110年(2021),時任墨國總統安德列斯·歐布拉多(Andrés Manuel López Obrador)代表墨西哥政府為90年前的「托雷翁大屠殺」向當年死去的中國人道歉,並表示道歉目的是要確保同類事件永不再發生,還提到大屠殺期間「有華人被肢解,屍體甚至被掛在電線杆上」的悲慘情節,強調墨西哥不容種族主義、歧視及仇外思想再次存在。
民國111年(2022)6月,我方開放墨西哥牛肉銷往臺灣,未來持續就墨西哥關切之葡萄、酪梨、檸檬、豬肉等申請案,辦理相關技術性會議推進相關程序,例如非疫區認定、書面審查、風險評估、實地查核等。我方臺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電電公會)、臺灣印刷電路板協會與墨西哥全國工業總會、墨西哥商業協調委員會(Consejo Coordinador Empresarial)於民國111年8月、9月舉辦3次產業合作視訊會議。電電公會與墨西哥商業協調委員會於民國112年(2023)舉辦6次產業合作視訊會議。
墨西哥約有8萬華僑,其中臺僑約1,500人,主要從商。目前在墨西哥有墨西哥市臺灣工商會、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臺灣工商聯誼會、墨西哥華瑞茲市臺灣工商會等,但由於墨西哥治安不佳,許多臺商皆不願公開。
墨西哥獨立之父(padre de la independencia mexicana):
米格爾·伊達爾哥-科斯提亞(1753.05.08 - 1811.07.30)
Σχόλι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