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tationery
Writer's picture柏豪 邱

Updated: Apr 1












部首筆畫表

部首/筆畫

食部(0畫-共9畫)

注音(國語)

  1. ㄕˊ(漢語拼音:shí)

  2. ㄙˋ(漢語拼音:sì)

  3. ㄧˋ(漢語拼音:yì)

注音(河洛話)

● 文讀音:ㄒㄧ˙ㄍ(臺羅拼音:si̍k)、ㄒㄧ˙ㄉ(臺羅拼音:si̍t)、ㄧ˫ (臺羅拼音:ī) ● 白讀音:ㄐㄧㄚ˙ㄏ(臺羅拼音:tsia̍h)、ㄧ˙ㄍ(臺羅拼音:i̍k)/ㄧㆤ˫(臺羅拼音:i ē)

釋義

(一)ㄕˊ 名詞 1. 二一四部首之一。 2. 吃的東西,泛指食物。如:「糧食」、「麵食」、「素食」、「豐衣足食」、「節衣縮食」。《周易.需卦》:「需於酒食。」《論語.雍也》:「一簟食,一瓢飲。《論語.顏淵》:「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周禮.地官.廩人》:「凡邦有會同師役之事,則治其糧與其食。」《禮記.王制》:「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史記.卷九七.酈生陸賈列傳.酈生》:「王者以民人為天,而民人以食為天。」老舍《四世同堂》六一:「孫七的肚子有了食,忘了悲哀與寒冷。」 3. 生計、俸祿。《論語.衛靈公》:「君子謀道不謀食。」《禮記.坊記》:「故君子與其使食浮於人也,寧使人浮於食。」《周禮.天官.醫師》:「歲終則稽其醫事,以制其食。《禮記.坊記》:「君子與其使食浮於人也,寧使人浮於食。」 4. 「食墨」的省稱,龜卜的術語。古代龜卜兆與墨畫重合叫「食墨」,是吉兆。《尚書.洛誥》:「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澗水東、瀍水西,惟洛食。」漢.張衡《東京賦》:「召伯相宅,卜惟洛食。」 動詞 1. 進餐;吸食。泛指一切進食活動。如:「食飯」、「食髓知味」、「發憤忘食」、「廢寢忘食」。《商書.無逸》:「自朝至於日中昃,不遑暇食。」《戰國策.齊策四》:「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周.宋玉《九辯》:「驥不驟進而求服兮,鳳亦不貪喂而妄食。」《晉書.卷九七.四夷列傳.西戎.大秦國》:「途經大海,海水鹹苦不可食,商客往來皆齎三歲糧,是以至者稀少。」南朝.劉勰《文心雕龍.神思》:「阮瑀據案而制書,禰衡當食而草奏。」唐.陸羽《茶經.煮》:「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湧泉連珠為二沸,騰波湧浪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 2. 依賴、依靠。賴以為生。《國語.晉語四》:「公食貢,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東周列國志》第八六回:「又公族五世以上者,令自食其力,比於編氓。」《幼學瓊林.卷二.夫婦類》:「冀郤缺夫妻,相敬如賓;陳仲子夫婦,灌園食力。」《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精食氣,形食味。」 3. 耕種。《周禮.地官司徒.遂師》:「經牧其田野,辨其可食者。」《禮記.檀弓上》:「我死,則擇不食之地而葬我焉。」《史記.卷七八.春申君列傳》:「山林谿谷,不食之地也。」 4. 嚐到、受力、承受。如:「自食惡果」。《漢書.卷一○○.敘傳下》:「廣阿之廑,食厥舊德。」《宋史.卷三八六.列傳.范成大》:「上中下溉灌有序,民食其利。」 5. 接受、採納。漢.桓寬《鹽鐵論.相刺》:「扁鵲不能治不受針藥之疾,賢聖不能正不食諫諍之君。」 6. 享受、受用。《周易.訟卦》:「食舊德。」 7. 專指享受俸祿、租税。《詩經.大雅.桑柔》:「好是稼穡,力民代食。」《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失官不食。」 8. 特指鬼神享受祭獻。《左傳.襄公二十年》:若不能,猶有鬼神,吾有餒而已,不來食矣。」 9. 祭獻、享祀。《左傳.襄公九年》:「古之火正,或食於心,或食於咮。」 10. 調製飲食。周.宋玉《招魂》:「室家遂宗,食多方些。」 11. 古代一種博戲的術語。《戰國策.魏策三》:「王獨不見夫博者之用梟邪?欲食則食,欲握則握。」 12. 月球運行至地球和太陽之間遮蔽了太陽,或地球運行至太陽與月球之間遮蔽了月球時,地面上所看到的日月虧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現象。舊也作「」。《詩經.小雅.十月之交》:「日有食之。」徐光啓《治歷疏稿二.日食用儀器測驗疏》:「今食在河南、山東、陝西等處。」 13. 上色、著色。如:「食色」。 14. 活命。如:「食命」、「食老」。 15. 借指貪汙、偷取。如:「食錢」、「食錢官」。 16. 違背、背棄。參見「食言」。 17. 消耗、虧損。消亡。後作「」。《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壯火食氣。」《易經.豐卦》:「《彖》曰:日中則昊,月盈則食。」《禮記.大學》:「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逸周書.周祝》:「故日之中也仄,月之望也食。」《宋史.卷八.真宗本紀三》:「三月戊午朔,日有食之。遣呂夷簡體訪陝、亳民訛言。」 (二)ㄙˋ 動詞 1. 拿食物給人吃。餵食。《詩經.小雅.緜蠻》:「飲之食之,教之誨之。」《左傳.桓公六年》:「九月丁卯,子同生。以大子生之禮舉之:接以大牢,卜士負之,士妻食之。」《莊子.盜跖》:「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戰國策.齊策四》:「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史記.卷三八.宋微子世家》:「華元之將戰,殺羊以食士,其御羊羹不及,故怨。」 2. 飼養。《晏子春秋.外篇.重而異者》:「君之玩物,衣以文繡;君之鳧鴈,食以菽粟。」唐.韓愈〈雜說〉:「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 供養。《詩經.豳風.七月》:「九月叔苴,採荼薪樗,食我農夫。」 4. 供給俸祿。《管子.權修》:「凡牧民者,以其所積者食之,不可不審也。」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九六.仁宗嘉祐七年》:「澄清庶官,選練戰士,不祿無功,不食無用。」 5. 宴請、款待。《周禮.地官司徒.牛人》:「凡賓客之事,共其牢禮積膳之牛。饗食賓射,共其膳羞之牛。」《儀禮.公食大夫禮》:「公食大夫之禮,使大夫戒,各以其爵。」《三國演義》第一九回:「當下劉安聞豫州牧至,欲尋野味供食,一時不能得,乃殺其妻以食之。」 6. 特指使鬼神享受祭獻的供品。《禮記.檀弓下》:「始死,脯醢之奠;將行,遣而行之;既葬而食之。」《管子.幼官》:「修春秋冬夏之常祭,食天壤山川之故祀,必以時。」 (三)ㄧˋ 名詞 人名用字。如漢代有酈食其,國音讀為(ㄌㄧˋ ㄧˋ ㄐㄧ)。河洛音為(ㄌㄧㄍ ㄧ˫  ㄍㄧ)。

疑似筆誤

  1. 《左傳.哀公元年》:「克而弗取,將又存之,違天而長寇讎,後雖悔之,不可已。」當中的「食」有作為、有為之義。另外,西漢劉向的《戰國策.衞策》:「始君之所行於世者,高麗也;所用者,紲錯拿薄也。羣臣盡以為君輕國而好高麗,必無與君言國事者。」該處的「食」有使用之義。以上兩處之「食」應為「」字(「食」與「事」河洛文讀音相同)。

  2. 《韓非子.八經》:「奸之上也,取資乎眾,籍信乎辯,而以類飾其私。」當中的「食」解釋為矇蔽之義,應為「」字(「食」與「塞」河洛文讀音ㄒㄧ˙ㄍ相同)。

  3. 《管子.君臣上》:「主德不立,則婦人能其意;國無常法,則大臣敢侵其勢。大臣假於女之能,以規主情;婦人嬖寵假於男之知,以援外權。」當中的「食」解釋為窺伺、察看之義,應為「」字(「食」與「伺」河洛文讀音相同)。


19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