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tationery
  • Writer's picture柏豪 邱

Updated: Dec 14, 2023









部首筆畫表

部首/筆畫

入部(0畫-共2畫)

注音(國語)

  1. ㄖㄨˋ(漢語拼音:rù)

  2. ㄖˋ(漢語拼音:rì)

  3. ㄖㄨˇ(漢語拼音:rǔ)

注音(河洛話)

  1. ㆢ一ㄅ˙(臺羅拼音:ji̍p)

  2. ㄌ一ㄅ˙(臺羅拼音:li̍p)

釋義

(一)ㄖㄨˋ

動詞

  1. ,由外面到裡面。例如:「進入」、「入內」。《書.禹貢》:「導淮自桐柏,東會於泗沂,東入於海。」《孟子.滕文公上》:「當是時也,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雖欲耕,得乎?」

  2. 泛指。亦引申為達到(某種境界)、趨於(某種狀況)等情境。例如:「入夜」、「入冬」。《高思誠詠白堂記》:「蓋樂天之為人,沖和靜退,達理而任命,不為榮喜,不為窮憂,所謂無入而不自得者。」《文心雕龍.誄碑》:「潘岳構意,專師孝山,巧於序悲,易入新切。」唐.韓愈〈答呂毉山人書〉:「故天下靡靡,日入於衰壞,恐不覆振起。」

  3. 特指入門、在家。《詩.小雅.蓼莪》:「出則銜恤,入則靡至。」《墨子.非樂上》:「農夫蚤出暮入,耕稼樹藝,多聚叔粟,此其分事也。」

  4. 特指入朝。《漢書.敘傳上》:「回生況,舉孝廉為郎,積功勞,至上河農都尉,大司農奏課連最,入為左曹越騎校尉。」《息國夫人墓志銘》:「元和二年,李公入為戶部尚書。」

  5. 收進、收入、收益。如:「月入十萬」。《禮記.王制》:「用地大小,視年之豐耗,以三十年之通,制國用,量入以為出。」《史記.卷七五.孟嘗君傳》:「歲餘不入,貨錢者多不能與其息,客奉將不給。」

  6. 沒入、沈落。西漢.司馬相如〈上林賦〉:「日出東沼,入乎西陂。」南朝宋。鮑照〈代白纻舞歌詞〉:「三星差池露沾濕,弦悲管清月將入。」

  7. 符合、合宜、適合。例如:「入時」、「入情入理」。《淮南子·主術訓》:「譬猶方員之不相蓋,而曲直之不相入。」

  8. 沉浸、深透、侵入。如:「入味」、「入骨」、「入迷」。《晉書.天文志中》:「凡五星入月,歲,其野有逐相。」唐.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

  9. 引申為聯繫、轉化。《越絕書.請糴內傳》:「美惡相入,或甚美以亡,或甚惡以昌,故在前世矣。」

  10. 參與、參加。如:「入會」、「入股」、「入學」、「入伍」。《戰國策.魏策一》:「今吾為子外之,令毋敢入子之事。入子之事者,吾為子殺之亡之,胡如?」

  11. 列入。《漢書.賈捐之傳》:「臣聞堯舜,聖之盛也,禹入聖域而不擾。」《文心雕龍.議對》:「及後漢魯丕,辭氣質素,以儒雅中策,獨入高第。」

  12. 因受力而陷進。《後漢書.東夷傳.挹婁》:「種眾雖少,而多勇力,處山險,又善射,發能入人目。」《晉書.赫連勃勃載記》:「射甲不入即斬弓人;如其入也,便斬鎧匠。」

  13. 引進、接納、繳納、獻納。《晏子春秋.諫上六》:「梁丘據扃入歌人虞,變齊音。」《列女傳·楚考李後》:「頌曰:『李園女弟,發跡春申。考烈無子,果得納身,知重而入,遂得為嗣。』」《墨子.貴義》:「今農夫入其稅於大人,大人為酒醴粢盛,以祭上帝鬼神。」《後漢書.荀彧傳》:「願公先定河北,然後脩覆舊京,南臨楚郢,責王貢之不入。」《國語.吳語》:「昔楚靈王不君,其臣箴諫以不入。」

  14. 没收《後漢書.種暢傳》:「暢追恨之,更為設法,諸受臧二千萬以上不自首實者,盡入財物;若其隱伏,使吏發屋伐樹,堙井夷竈,豪右大震。」前蜀.韋莊〈官莊〉詩自序:「江南富民,悉以犯酒沒家產,因以此詩諷之。浙帥遂改酒法,不入財產。」

  15. 歸順、降服。《衢州徐偃王廟碑》:「諸國既皆入秦,為臣屬,秦無所取利,上下相賊害,卒僨其國而沈其宗。」

  16. 謂定以罪名,使受刑罰。《後漢書.劉瑜傳》:「促以嚴刑,威以正法。民無罪而覆入之,民有田而覆奪之。」《續資治通鑒.宋仁宗至和二年》:「廣州司理參軍陳仲約,誤入人罪死,有司當仲約公罪,應贖。」

  17. 觸犯。《何子.嚴治》:「故法立而民不犯,刑設而人不入者,嚴之為也。」

  18. 。《列女傳.魯莊哀姜》:「哀姜者,齊侯之女,莊公之夫人也。初,哀姜未入時,公數如齊,與哀姜淫。」《列女傳.晉羊叔姬》:「及叔魚長為國讚理,邢侯與雍子爭田,雍子入其女於叔友以求直。」

  19. 詈詞。《虎頭牌》第三摺:「我來勾你,你倒打我,我入你老婆的心。」《水滸傳》第七五回:「魯智深提著鐵禪杖,高聲叫罵:『入娘撮鳥,忒殺是欺負人!』」

名詞

  1. 二一四部首之一。

  2. 平上去入四聲之一。參見「入聲」。

  3. 佛教用語,謂悟得真理

  4. 《大乘義章》卷一:「證會名之為入。」

  5. 佛教用語。謂感官、意識及其所辨別的各自對象。《壇經.付囑品》:「三科法門者,陰、界、入也……入是十二入。外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內六門:眼、耳、鼻、舌、身、意是也。」


(二)ㄖˋ

動詞

  • 發生性關係。《水滸傳》第五一回:「那婆婆那裡有好氣,便指著罵道:『你這……亂人入的賤母狗!做什麼倒罵我!』」


(三)ㄖㄨˇ

動詞

  1. 不留心的塞放。如:「一張鈔票不知入到那裡?」

  2. 暗中把財物給人。如:「偷偷入給他一包東西。」

  3. 陷於其中、投於其中。如:「一腳入到泥裡了。」


45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