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tationery
Writer's picture柏豪 邱

Updated: Jul 15













部首筆畫表

部首/筆畫

見部(0畫-共7畫)

注音(國語)

  1. ㄐㄧㄢˋ(漢語拼音:jiàn)

  2. ㄒㄧㄢˋ(漢語拼音:xiàn)

注音(河洛話)

● 文讀音:ㄍㄧㄢ˪(臺羅拼音:kiàn) ● 白讀音:ㄍㆪ˪(臺羅拼音:kìnn)、ㄏㄧㄢ˫(臺羅拼音:hiān)

釋義

(一)ㄐㄧㄢˋ 名詞 1. 二一四部首之一。 2. 對事物的觀察、看法、見解。如:「淺見」、「高見」、「偏見」、「遠見」、「成見」。《晉書.卷四二.王渾傳》:「私慕魯女存國之志,敢陳愚見。」 3. 。如宋代有見華。該姓淵源有五說:一說為源於姜姓,出自東周戰國時代齊國大峴山,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二說源於姬姓,出自古代涀水,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三說源於兵器,出自古代冷兵器時代的武器,屬於以器物名稱為氏。四說源於明景帝朱祁鈺後裔分支,屬於以字輩為姓氏。五說為蹇姓簡化 動詞 1. 看到、看見。如:「相見恨晚」、「眼見為憑」、「顯而易見」。《周易.艮卦》:「行其庭,不見其人。」《禮記.大學》:「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唐.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宋.辛棄疾〈賀新郎.甚矣吾衰矣〉詞:「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2. 觀察;了解。如:「見仁見智」。《穀梁傳.僖公元年》:「是齊侯與?齊侯也。何用見其是齊侯也?」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羅剎海市》:「歸養雙親,見君之孝。」 3. 聽說;聽見;聽到。《國語.周語中》:「王見其語,召原公而問之,原公以告。」

《紅樓夢》第四回:「薛蟠見母親如此說,情知扭不過。 4. 預料;想見。《孫子.形篇》: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 5. 希望;打算。唐.杜甫〈石犀行〉:「但見元氣常調和,自免洪濤恣雕瘵。」 6. 拜會、訪問。如:「謁見」、「參見」、「拜見」。《左傳.莊公十年》:「公將戰,曹劌請見。」 7. 會晤、接待。如:「接見」、「他現在不方便見客。」。《詩經.王風.采葛》:「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左傳.隱公元年》:「不及黃泉,無相見也。」《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秦王坐章臺,見相如。」 8. 遇到;接觸。如:「見光死」、「見水即溶」。《左傳.桓公元年》:「宋華父督見孔父之妻于路。」《墨子.七患》:「故國離寇敵則傷,民見兇饑則亡。」 9. 比試;較量;比拚。如:「見陣」。《西遊記》第八五回:「我且回去,照顧豬八戒照顧,教他來先與這妖精見一杖。」 10. 用在表示長寬、體積等數量詞後面。表示約數。老舍《趙子曰》第一:「天台公寓門外的兩扇三尺見長,九寸五見寬。」 副詞 1. 表示逐漸的趨向、趨勢。如:「日見好轉」、「日見興旺」。 2. 用在動詞前,謙抑、客套地表示主體對所涉及的對象如何。如:「請勿見笑」、「請多見諒」、「有何見教」。《文選.李密.陳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見背。」 3. 每次、每每。如:「見回」。 助詞 1. 。用在動詞前,表示被動。《孟子.盡心下》:「盆成括仕於齊。孟子曰:『死矣盆成括。』盆成括見殺。門人問曰:『夫子何以知其將見殺?』」《孟子.梁惠王上》:「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莊子.秋水》:「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2. 動詞後綴。接在動詞後面,表示動作已經完成。清.李漁《奈何天.驚醜》:「腳上那一種,做一頭睡,自然聞不見,不消慮他。」 代詞 ● 用在動詞前面,代稱自己。《晉書.湣懷太子遹傳》:「事理如此,實為見誣。」 (二)ㄒㄧㄢˋ 動詞 1. 顯露、顯出。同「」。如:「情見乎辭」。《戰國策.燕策三》:「圖窮而匕首見。」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2. 舉荐、介紹。《左傳.昭公二十年》:「齊豹見宋魯於公孟。」《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粲傳》:「進以謙名公之胄,欲與為婚,見其二子,使擇焉。」 名詞 古代棺木上的裝飾。《儀禮.既夕禮》:「藏器於旁加見。」漢.鄭玄.注:「見,棺飾也。」

疑似筆誤

● 元.孟漢卿《魔合羅》第三折:「供狀人劉玉娘,年三十五歲。」《戰國策.韓策一》:「卒不過二十萬而已矣。」《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士卒食芋菽,軍無糧。」等當中的「見」有現在、現有的等義,應為「」字。


38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Comentá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