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tationery
  • Writer's picture柏豪 邱

Updated: Jan 3











部首筆畫表

部首/筆畫

鼓部(0畫-共13畫)

注音(國語)

ㄍㄨˇ(漢語拼音:

注音(河洛話)

ㄍㆦˋ(臺羅拼音:kóo)

釋義

名詞 1. 二一四部首之一。 2. 樂器名,打擊樂器。用皮革蒙在中空木桶上所製成的樂器之泛稱,常以手、木棒或鼓槌擊奏。其形狀大小不一,多為圓桶形或扁圓形,聲音因其大小、深淺各有不同音量與音色。《尚書胤征》:「瞽奏鼓,嗇夫馳,庶人走。」《漢書律歷志上》:「八音:土曰塤,匏曰笙,皮曰鼓,竹曰管,絲曰弦,石曰磬,金曰鐘,木曰柷。」 3. 泛指器樂。古代鼓用以節制其他樂器,古人以為群音之長。《詩經商頌那》:「奏鼓簡簡,衎我烈祖。」《呂氏春秋音初》:「有娀氏有二佚女,為之九成之台,飲食必以鼓。」 4. 鼓聲。如:「鼓點子」、「鑼鼓喧天」。《詩經周頌執競》:「鐘鼓喤喤,磬管將將。」


5. 鼓面。《周禮考工記韗人》:鼓長八尺,鼓四尺,中圍加三之一,謂之鼖鼓。」

6. 鐘磬被敲擊之處。《周禮考工記鳧氏》:「於上謂之鼓。」《周禮考工記磬氏》:「股為二,鼓為三。」

7. 擊鼓的樂師。《論語微子》:「鼓方叔入於河。」清譚嗣同《仁學》十七:「耳有鼓焉,聲入而肖其響,由鼓傳腦而覺為聞。」

8. 形狀、作用、聲音像鼓的東西。如:「鼓膜」、「鼓室」、「石鼓」。唐韓愈〈石鼓歌〉:「少陵無人謫仙死,才薄將奈石鼓何!」


9. 古代計時單位。因擊鼓報時,故稱。《晉書良吏傳鄧攸》:「紞如打五鼓,雞鳴天欲曙。」

10. 古代量器或衡器名。其容量大小或重量輕重說法不一。《禮記曲禮上》:「獻米者操量鼓。」

11. 東周春秋時代之城邦國名,在今河北省晉縣以西,為白狄的一支。《左傳昭公十五年》:「晉荀吳帥師伐鮮虞。圍鼓。」 動詞 1. 敲擊、拍擊、彈奏。如:「鼓掌」、「鼓琴」、「鼓瑟」、「一鼓作氣」。《詩經.小雅.白華》:「鼓鐘于宮,聲聞于外。」《詩經.小雅.鼓鐘》:「鼓鐘欽欽,鼓瑟鼓琴。」《逸周書.大武》:「五虞:一鼓走疑,二備從來,三佐車舉旗,四采虞人謀,五後動撚之。」漢.枚乘《上書諫吳王》:「馬方駭,鼓而驚之。」唐.孟郊〈上張徐州〉詩:「願鼓空桑弦,永使萬物和。」 2. 振動、搖動、揮動、舞動。如:「鼓動風潮」。《易經.繫辭上》:「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晉.潘尼〈後園頌〉:「翔鳥鼓翼,游魚載浮。」南朝.沈約《宋書.後廢帝紀》:「飛鏃鼓劍,孩稚無遺。」北宋.蘇軾《石鐘山記》:「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 3. 激勵、使振作。如:「鼓勵」、「鼓舞士氣」。《紅樓夢》第八回:「寶玉聽了,方又鼓起興來。」 4. 用風箱等搧(風)。如:「鼓風」。《漢書.終軍傳》:「偃矯制,使膠東、魯國鼓鑄鹽鐵。」 5. (風吹)使膨脹。《漢書.揚雄傳上》「惟弸彋其拂汩兮」顏師古注引三國魏孟康曰:「弸彋,風吹帷帳鼓貌。」


6. 凸起;漲大。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四》:「其水尚崩浪萬尋,縣流千丈,渾洪赑怒,鼓若山騰。」《紅樓夢》第四十回:「說完,卻鼓著腮幫子,兩眼直視,一聲不語。」 7. 煽動;蠱惑。如:「鼓吹」。唐.韓愈《與孟尚書書》:「於是時也,而唱釋老於其間,鼓天下之眾而從之。」


8. 鼓吹;抬高。唐.孫棨《北里志.天水仙哥》:「時賢雅尚之,因鼓其聲價耳。」 量詞 ● 古稱布十匹為一鼓。唐.段公路《北戶錄.米餅》:「且前朝短書雜說,即有呼食為頭……布為鼓。」

疑似筆誤

● 明顧起元《客座贅語女飾》:「以鐵絲織為圜,外編以發,高視髻之半,罩於髻,而以簪綰之,名曰『』。」之「鼓」應為「」。


40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bottom of page